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321章:还未到最黑暗的时候……吗?

第321章:还未到最黑暗的时候……吗?(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1935年4月,日本仙台。

位于仙台的“东北大学”,或者说“东北帝国大学”,是日本政府创办的第3所帝国大学。

其前身是仙台医科学校,也就是迅哥的母校。

在日本的大学中,若论东北大学有什么特别的,最值得论道的莫过于其开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

如果真正完成,欧洲将会出现1个总兵力超过200万的现代化的红色武装。

但这种建设当然是很困难的,在__主义的早期,国家依然是且会长久存在的,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的诸多情绪以及认知也不会消失,不会改变。

由于革命形势的不同,苏德并非像苏联那样完全的dz1体,dg1体,而是更接近于后世的中国,意识形态与民族国家明确区分又紧密联系,这自然是有优点的,但对于德国现在试图组建的联合体的革命武装来说,却并非是助力。

对于德国要如何去发展这个武装,左念微并不怎么关心,那是英法美要头疼的东西。

左念微现在的主要精力已经投入到了民族解放的理论建设中,并促进亚洲乃至非洲、美洲的民族解放和社会建设的实践发展。

本位面的大正6年,秉承着“门户开放”的办学理念,东北帝国大学毅然接受了4名女性参加入学考试,引起了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的轰动,即便在中国,女子进入常规大学也是极少见的情况。

即便日本文部省都下发文件禁止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东北大学依旧顶住压力安排了入学考试,最终有3名女性考试合格,成功入读东北大学,诞生了首批日本本土女大学生。

中国与美国显然不是1条道路,所采取的道路也不1样,我们更需要考虑理论建设。

实际上,作为后发国家,相比于英法美等国,中国对于工业化,对于社会建设的认知是更加深刻的,对于英法来说,工业化就是这样这样,那样那样,然后就工业化了,对于社会的变化的分析反而是常带着1种“应该如此”的思路。

而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剖析工业化的动力,如何剖析引导对应的社会阶层投入到工业化中,如何去分配工业项目的先后和投入,更深入的分析就能够把握到1些基本的东西,对于战略也有着影响。

这个特殊的时期才刚刚来开第2幕的序幕,静观其变,积极防御,加快建设,这是左念微及政府大部分人的共识。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无需交流,甚至无需讨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