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363章:敲定设计(下)

第363章:敲定设计(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最恐怖的倒不是美国的储量,而是其增量,美国300米以上的超大型船坞大部分都是40年后建成或改完的。

到战争结束,美国人在改善造船设施上就花了约6亿美元,仅伯利恒公司就获得了5000万美元,所有的私营造船厂即获得了2.3亿美元的拨款用于新建船坞和更新设备。

相比之下,英国连投资2400万美元的设备更新都要工业界出4分之3,其中的国力差距实在是令人感慨。

在浏览了1遍之后,左念微看向正在与1位海军部官员沟通的叶在馥——那位少将工程师。

不多时,两人结束了交流,左念微便拿着升降机布局图靠了过来:“乃芬,这个升降机啊,从中间再添1座行不行?提高1下运转效率,否则新通风系统带来的机库暖机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啊。”

这1设计在左念微提点之后,开始在天市垣级上初步使用,如今在zm-4-d上进1步简化横梁结构,提高了可利用的高度,能够以稍小的吨位实现71~73架舰载机的载机量。

不过,这个载机量是目前的舰载机,等到了明年,新1代的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入列,恐怕就只能维持65架上下了。

但即便如此,相比于2万5千吨的排水量,这个载机量依然十分可观。

除此之外,该舰也计划使用新式动力系统,江南海军工厂研发了新式高温高压锅炉,仅需8座锅炉即可输出15.5万匹马力的动力,搭配4座蒸汽轮机,4轴推进,计划极速可达34节。

相比于前型各舰,zm-4-d的造价也来到了1个新的高度,该方案战舰计划造价接近6500万圆,主要是该型舰使用了诸多新技术,动力系统的占比自然最大。

“这......司令,你也不是不知道,强力甲板是舰体结构主要部分,过多的大尺寸开口会影响整体结构强度,就是天市垣那样的也没办法做到中间开口,除非是像太微垣那样改成非结构单位。”

左念微摆了摆手,从卷宗里抽出舰炮的布局线图,道:“这倒不是,我是想说的是,新舰的干舷高了,防空炮也下调了1层,所以这边外飘能不能去了1个炮位,增加1个升降机。”

“外飘?升降机?”叶在馥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应该是可以的,我还是相信司令你的眼光的,待我去验证验证。”

除此之外,舰上还有7000公斤发力的新式液压弹射器,动力也是十分强劲,而新应用的机库通风系统,发电机、升降机电动机等也都有不等的占比。

从整体上来说,海军在航母发展上的小步快跑,大胆验证的发展思路是不变的。

而如此巨大的舰艇自然也不是1般的设施可以建造的,zm-4-d全长257米,在船台不超长的情况下,能够建造这样巨大的舰船的船坞/船台全国也仅有7座。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其造船业称不上发达,但军事工业依然是相当强大的,虽然在1战后美国关停了1些装甲钢、炮塔生产工厂,但造船厂依然保持着1定的造舰能力,而美国目前拥有9座260米级别的建造船坞,还有数座同级维修船坞。

而历史上的日本1直到战争结束也仅有6座,且其中1部分还并不能承担大舰的建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