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33节(第3 / 5页)
去年赵四郎等商队的到来,也给韩彻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莲藕种植技巧,已经被其他地方琢磨出来。
听闻一些同样十分适宜生产莲藕之地,前些时日已经在购置大量藕种和开垦田地,预备来年如安南县一般,多种植莲藕。
且不止是莲藕,便是生蚝养殖这一块,单府州其他同样有靠海的城镇也有在学刘家村的养殖方式。
“若是如此,来年那些商户怕不会再来咱们安南了!”钱县丞满脸担忧道。
“这些技艺在咱们安南几乎家家农户皆会,被人学去也是正常。”韩彻倒是面色十分平静。
军队能守护到这种程度,当然是因为韩彻又与贺冲达成了一笔默认的协议。
随着安南县日渐富裕,往来的商贾行人也是越来越多,但武装力量在短时间内都没办法跟上。
韩彻只能寻求外援。
将士们替他守护安南治安防治,韩彻便也舍得资助他们军费。
对于抓捕来的这批劫匪,韩彻在判处完每人分别要服役的徒刑年限后,便交由刘县尉去执行处罚。
“唉,这倒也是。”钱县丞叹气。
安南县原来是多么荒凉偏僻的南方一边境小地方,只靠着藕粉和蚝油,转眼间便引来了大批的客商,又如何能不招人惦记。
便是那些外来客商,他们千里迢迢奔赴而来,其中的耗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因而对他们来讲,若能把这里的技艺学走,只在本地便能轻易购置得到,岂不更好?
想来这些技术被偷学走,跟这些时日往来安南的外地商客怕是也脱不了关系。
说起来,在时下这种背景,技术秘方除非掌控在世家大族这等私人手中,有强大的势力做靠山,否则泄露是迟早的事。
“徒者,奴也,盖奴辱之。”(1)
徒刑归属于古代的五刑之一,是一种剥夺犯罪者人身自由后,还要强制对方服苦役劳作的刑罚。
县城各基础建设正待兴起,韩彻也早就制定了第一步计划,兴修部分道路。如之前被抓的那两位巫医,韩彻当初判处的也是徒刑,在职田劳作。剩下的那部分刑罚时间便和这些劫匪,一并都被他发配去服刑修路。
不过修路的事也不是眼下最着急的,待到赵四郎等为着沉水香而来的商队陆续离去后,时间马上又到了忙春耕的季节。
春耕直接关系到当年的赋税征收,历来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