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44节(第4 / 5页)
推荐小说:
本来唐刺史也熄灭掉这份心了,结果谁能想到,那位韩状元郎被流放发配到他辖下的安南县任职。这几年韩彻在民生经济上的卓越表现,也让他这位直系上司跟着在老皇帝面前露了脸,得了些赞赏。
所以比起韩彻,唐刺史对政绩的需求更紧迫。
韩彻还在文书里对新桥修建计划,做了细致的汇报。
唐刺史实在是心动,但修桥耗费银钱数目不小,那处江河里的水流湍急又常受海潮影响,不论何种材质,每每修建不多久,便会被冲垮。
思来想去,唐刺史决定先慎重的去请了不少建筑方面的能工巧匠,把这份新桥修建计划拿给这些人分析。
近来裕州也有不少百姓在自家房子的外墙上,黏合一层层的生蚝外壳。防护效果一时半会还体会不了那么深,但防潮防水,还有舒适度上,却是立竿见影。
要是用这法子去造桥,倒是可以试一下。
谁知,唐刺史摇头:“不,他说的不是生蚝壳子,就是生蚝。”
心腹满脸惊愕:“活的生蚝?”
唐刺史回已同款表情。
工匠们挨在一起,边看边做一番商讨,之后才谨慎的回复唐刺史:“若将桥墩做成船型,确实有利于分散湍急的河流或海潮的冲击。生蚝长于礁石上,又需得人持尖刀,用力才能将其撬下。”
“那按你们所说,这桥能造?”唐刺史眼睛一亮。
然这等大事,工匠们哪敢轻易作保,便又道这生蚝造桥的法子在理论上是能行的,但还未曾有人试过。最终实际效果能如何,他们也无法预估。
唐刺史只得又去找心腹商议,还叹气道:“桥我是想修建的,若此桥真能成,安南和府城相连,往来便甚为便利!”
注1:出自《广南西路*滨州》第二页。
第一更完成。
第53章
造桥
唐刺史今年已经四十五,年纪其实并不算小了。尤其是按照时下朝廷惯例,若他还不能尽快回京升迁,这辈子的仕途便基本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