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03节(第4 / 5页)
杨父这种员外官,因为不能实际干涉政务,这就等于他们去到裕州后,杨父将会一无公务在身,二无官舍居住。
这样的官吏去到地方上后,即便他们只是想好生去过自己的日子,只怕都难。
但是让陈二娘跟杨三郎和离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能不能和离,只说陈卓这会也被贬谪了,和离过后,陈二娘能去哪?
不管是跟着陈卓去通州,还是回平州老家,日子都不会多好过。
想回去吴家,最起码在这个时候,吴家也是不会愿意冒着会被牵连或惹怒太子的风险,接陈二娘过去的。
杨大郎和崔氏如今自是不用说,可谓是怨恨透了陈二娘,连带着对杨三郎也滋生了几分恨意。带着他们去外放上任绝对是不可能的,可把他们留在京城,也心有不甘。
凭什么他们被牵连的得背井离家,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上任,始作俑者虽被罢免职位,但却能留在京城,住着家里的宅子?
“他们都随我去裕州。”杨父最后这般下决定道。
这次也不止是杨大郎和崔氏怨恨上陈二娘,杨父和杨母更恨。想他们杨家走到今日的地位何其艰难,却一朝就被陈二娘的冲动言行尽数毁去。
偏当初除了杨三郎是真喜欢陈二娘以外,杨家其他人主要是为着陈家和吴家的门第势力,才求娶的陈二娘。到了此刻,他们又还是因顾忌这些,而不敢轻易休弃陈二娘。
于是最后,陈二娘是哭着跟随杨父杨母,坐上的出发裕州的马车。
往常只要她一哭,定会过来轻哄她的杨三郎,此刻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阴沉。
吓得陈二娘一瑟缩,哭声瞬间就消失在了嗓子眼里。
官场上,一夕之间有人高升,有人跌落,这般起起伏伏都是常态。
陈卓虽被贬谪,但官职依然比杨家高。
再者,陈卓身后还有陈家,陈二娘还有外家吴家。
纵使这次害怕也被牵连,吴家没有站出来,但杨家若真在这时候对陈二娘做出什么太过无情的行为,难保吴家不会记恨在心,事后再算账。
陈卓至今都未曾休弃吴氏,未曾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
陈二娘这时候肯定也是不愿意跟着去裕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