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音阶(第1 / 3页)
小亮就问:一天要我弹几个小时啊?
当妈的想了想(可能是想起了过去自己小时候的遭遇),说:随你,有兴趣一个小时也行,半个小时也行。
要是我没兴趣呢?
没兴趣就不弹。当妈的说的很干脆。
叭!手腕上及时清脆地挨了一下,小亮的眼皮就蓦地睁开了:眼前仍然是白花花的夜晚,亮得刺眼。眼前仍然是那本五线谱钢琴大师车尔尼的《》。
考6级本来不需要弹《》的。根据1995年省器乐考级委员会的《钢琴(业余)考级规定》,6级的考试曲目是车尔尼的《作品299o。11》,巴赫的《二部创意曲o。8》和门德尔松的《无词歌102o。3》三首。但今年又临时增加了这首车尔尼的《》。原因是发现这两年某些考生偷机取巧,不练基本功,除了考级的几首规定曲目,其它的一概不会,甚至不识谱。“下有对策,上改政策”,主考官们决定从今年起每级增加一首“附加曲目”,事先保密,直到报名时才将曲谱发给你这时候你离考试时间只有两个星期了。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基本功,这么短时间你是爬不上老车的《》的。
小亮的基本功也不怎么样。主要原因是学迟了。学迟了的主要原因又是因为他们住在孔二学校分的一套“水宅”里。他们又把它称之为“水牢”。
孔二一家搬进那套“水宅”后,开始的两个夏天没有淹水。每到夏天,广播电视里就开始忙着号召抗旱。据报道农村(用来灌溉秧田的)浑浊的河水已卖到了1角3分一立方。说实话古月并不关心什么抗旱的事。她和广大城里人一样用惯了自来水,不愁没有水喝。就是觉得自水费涨得太快了点,两年来从1角多涨到了6角,大米则从1角多涨到了1元。但就这样,农民还是不肯种粮。嚷着说种粮亏本。对此古月表示理解。她下放过,知道种粮的不易。河水都1角3了,种粮还能赚钱吗。但相对来说,古月还是更关心钢琴的事。俗话说“一年涝十年旱”,据说近几年不可能有什么大涝,古月就开始打钢琴的主意了。
中国的钢琴到了1993年夏天身价已普遍涨到了5位数。一架钢琴约等于古月三年的工资总额。比起十年前,钢琴的价格应该说是相对降低了些。从这个角度说,形势似乎在一天天好起来。比比过去住抗震棚担惊受怕的日子,古月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在一天天好起来。
考级考级,只要及格就行。小亮去年参加过4级的考试,有一些临场经验,这对冲刺6级肯定有很大的好处。按考试规定,一首曲子弹错(或者停顿)一次算及格,错二次就算不及格。
1
小亮坐在琴凳上,弹着弹着腰就弯了,手指在琴键上也站不住,面条似的软下来,于是妈妈手上的钢皮尺就准时到了叭地打在腰上,腰就直起一点;叭地打在手腕上,手指就站起一点。
午夜的石英钟刚刚“唱”过0点。此刻已经是第二天(7月24号)了,离考级的“倒计时”已不足32小时。这条车尔尼的《》已弹了好几个小时了,不,好几天近两个星期了,还是达不到要求。当妈妈的已渐渐失去了最后的耐心。手里的钢皮尺挥舞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好几次小亮被打得眼泪鼓鼓的,含在眼眶里不敢掉下来,然后又干掉了(抑或被眼球重新吸收了)。然而眼皮还是越来越重,就像课文里说的:“像灌了铅一样”。
现在小亮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睡上一觉,或者让他趴在钢琴上眯一会儿也行。但他知道不可能。他今天至少得将这条《》从头到尾准确无误地弹上一遍才能提出睡觉的要求。以前的无数日子训练了他这种本能,知道该在什么时机说“我困了,我要睡觉”。当然不是现在。
房子可以等,但孩子不能等了。1993年夏天的小亮已经9岁了,马上要升三年级了。9岁的孩子学琴已经晚了,若再不学,就更晚了。她也不想让孩子学成什么样儿(将来又不想靠钢琴吃饭)。她只是看到小城这两年渐渐掀起了一股钢琴热,周围的同事、朋友家的孩子都在学琴,说是要培养孩子的高档素质。都说未来有出息的孩子离不开两样东西:电脑和钢琴。邓大爷都说了: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儿子学校的教室里到处贴着这样的标语。别人都“高档”了,你还能“低档”吗。那些条件不如自己的人都嚷着学钢琴了,你近水楼台甘于落后吗。何况钢琴并不要自己花钱去买。老师嘛也能找到又好又便宜的。再说还有省城的外公做坚强后盾……
盘算来盘算去,方方面面综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都是:钢琴可以进门了。
小亮的外公为此来小城实地“考察”了一趟,回去后表示同意。说正好他们音乐学院服务公司也倒卖钢琴,经理是他的学生。老头儿虽已退休,但人在人情还在,硬是用进价买了一架“王子牌”钢琴,并要求人家送货到家、并免费调音。
说实在的,开始古月并没有当真。小亮对钢琴可能是见惯了(外公家、他的表哥表姐家都有钢琴,除了大表姐小柴考了个8级以外,其他几个都没有考级),他对“王子”的进门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喜。古月在动员他学钢琴时是这么说的:
公公送你一架钢琴,你弹着玩玩好吧?
现在身旁的妈妈正像一头焦躁的狮子,正找不到“吃”他的理由。以前的极限都是0点。五个小时前妈妈把他赶上琴凳时说,今天把《》弹好了就早点睡觉,弹不好就弹到12点。
在小亮的印象中,这是个极限。放暑假前的极限是10点半。因为第二天早晨6:18分他要准时爬起来上学(6:18,听上去是个奇怪的数字,却是经过了好几次调整,最后被认为是最适合小亮的)。
上初中以后,小亮的作息时间虽不敢说以秒为单位,但精确到分绝对不是弄玄。小亮的生活成了石英钟上一根不需上发条的分针。放暑假后,小亮的作息时间略有变动,最高兴的是晚上睡眠时间被增加了十几分钟,变成了0点8点。爸爸说,睡眠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提高了数量必然降低了质量。也许爸爸说得对。小亮的睡眠质量总是很好,总是倒下就睡,一觉睡到天亮,用妈妈的话说:“跟死猪一样”。
不过暑假里小亮的弹琴时间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一天差不多要弹8个小时。但晚上从没超过0这个极限。再说超过这个极限周围邻居也不答应呵。过了夜里10点,钢琴的声音就显得特别大。这时候小亮就不得不踩住钢琴左下的那个弱音踏板。但就这样上下左右的邻居还是不断地用拖把柄敲墙敲地板、关楼下的电闸,或者将自家的防盗门摔得砰叭响以表达他们对琴声的不满。小亮妈妈经常上门对邻居们陪笑脸,陪不是,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奇怪,今天早就超过0点了,怎么没人摔门或者关电闸?小亮这样想。想着想着眼前一黑小亮高兴得差点要跳起来:终于有人关电闸了!我可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