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钢铁先驱 > 355胜利?

355胜利?(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踏入提比亚斯的旅者,以及少数本地的提比亚人,面对这些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皆流露出1种深深的不可置信与疑虑。然而,这样的声音如微弱溪流,在汹涌澎湃的群众之海中瞬间被淹没。

最后1幅画作中,亚历山大骑着纯白的战马,英姿飒爽地穿过城门。他身披金色的礼仪盔甲,英俊的脸庞轮廓分明,引得无数女士为之脸红心跳。他被将军和贵族们簇拥着,身后跟随着5彩斑斓的乐师和舞者,欢快的音乐声此起彼伏。在他的脚下,堆积着如山的金银珠宝和战败者的盔甲与武器。这些画作生动地展现了亚历山大在战场上的威武与荣耀,也展现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与权威。

人们纷纷为这位完美的征服者喝彩欢呼,“看!老爷英勇无畏!亲自冲锋陷阵!真是举世无双的英雄!”他们感叹着亚历山大的英勇与智慧,也为有这样1位领袖而感到自豪与骄傲。他们甚至在心中默默地想:“终于有了1位真正为自己而战的领主!”这样的故事与画面让他们为之倾倒为之疯狂,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英勇的战士中的1员。

在那个辉煌的瞬间,人群被深深打动。尽管加缪斯精心策划,安排了有偿的表演者,他们巧妙地煽动着人群的情绪,用歌声在背后激荡人心,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雇佣”的艺术家们发现自己几乎无事可做。因为,群众自发的欢呼声已然震耳欲聋,他们的热情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亚历山大的军事描绘更是掀起了狂澜。他巧妙地描绘出每1位士兵,仿佛他们都是单枪匹马挑战巨龙的英雄。而事实上,亚历山大笔下的大象更显得凶猛异常,它们灰黑如铁,身披红金相间的战甲,显得如此庞大,仿佛连天空都为之逊色。那些军团成员在画中显得如此微小,几乎难以触及那些巨兽的膝盖。这幅画作令人敬畏,它不仅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更传达了他们最终战胜恐怖巨兽的辉煌胜利。

目睹此景,无数热血澎湃、易受感动的青年迅速成为亚历山大的崇拜者,他们紧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高喊:“我也要参军!”“没错!他们太酷了!我们明天就去报名!”“总有1天,我也要为正义而战,荣耀归于主!”这些年轻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名声、荣耀和冒险的渴望,这确保了亚历山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招募新兵将不再是难题。

“天哪!原来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难怪提比亚人会投降。他们怎么可能抵挡得住领主的力量呢?”

诸如此类的议论和更多夸张的传说在人群中流传开来,每个听到这些故事的人都为之添加了自己的想象和点缀。直到最后,这些故事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事实依据,变成了1个个纯粹的传说。

在这幅壮观的画面之后,紧接着是亚历山大战胜庞提库斯勋爵的艺术描绘。画面中,帕夏亲自将他的巨矛刺入敌方指挥官的胸膛,并在马匹的助推下将其推倒。在灰蒙蒙的蓝天下,亚历山大和庞提库斯勋爵的面孔被各自的头盔遮挡得严严实实,因为艺术家们发现很难准确地捕捉和表达他们当时的情感。

然而,这对战斗中的对手却通过他们独特的盔甲套装得以辨认——亚历山大的蓝色与金色铠甲与庞提库斯勋爵的红色和黑色铠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颜色的选择寓意深远:它们让胜利的帕夏看起来更加轻盈和道德高尚,而庞提库斯勋爵则显得更为沉重和充满威胁。

亚历山大的英勇肖像犹如璀璨的星辰,在画廊中熠熠生辉,吸引了无数目光,特别是那些乘坐华丽马车的贵族女士们,她们怀揣着渴望与羞涩,眼神中满是对这位英雄的无限敬仰。

随后,1组手推车缓缓驶来,它们满载着巨大的3d剪纸和描绘提比亚特产的精美图片。这些手推车的目的是为了向对外界1无所知的普通赞扎尼特人展示他们正在庆祝的盛事,并让他们意识到这片领土上所增添的新财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幅巨大的画作,它描绘了那郁郁葱葱、肥沃的河岸。从高处俯瞰,那广袤无垠的蓝色河流,两岸满是金黄成熟的小麦,仿佛1片金色的海洋。紧接着,1辆手推车载着从平原上最肥沃土地上取来的土壤,那土壤肥沃得令人难以置信,即使从远处望去,农民们也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他们用闪闪发光的眼睛赞叹道:“这真是世上难寻的好土壤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接下来的展览展示了滇安河上繁忙的船只和渔船。它们扬帆起航,红、蓝、绿、黄等5颜6色的帆在风中飘扬。河岸两侧则是熙熙攘攘的市场和港口,代表着这条水道所承载的繁荣与贸易。与画作相伴的是各种船只的巨型木制模型,它们张挂着色彩斑斓的纸帆,甚至有1些模型上还有小人,他们扮演着水手和渔民的角色。

说到渔民,接下来的展览便是河中丰富的鱼类。展示了人们使用各种网、诱饵和陷阱捕捉鱼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用纸张在竹骨架上制成的各种大型彩色鱼类模型。这些模型是真实与幻想的完美结合,常规物种如鲑鱼、鳟鱼、鳗鱼、鲶鱼的灰色、银色和黑色与亚历山大创作的充满想象力的鲜艳鲤鱼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鲤鱼身上闪耀着红、蓝、金的光芒,为其增添了无尽的神秘与魅力。

尽管在现实中,赞赞和提边的渔民捕获的鱼类几乎相同,但亚历山大的“着色”却让这1切变得如此引人入胜。他在水中添加了许多神话中的鱼类,它们拥有创造者赋予的独特特征,如巨大的球状头、可怕的牙齿、虚幻的触手、发光的灯笼、分裂的尾巴和不同地方的眼睛等。这些神秘而独特的生物让观者惊叹不已:“这是什么生物?它们真的存在吗?”“天哪!这些鱼太棒了!我1定要抓到1个!”“它们味道如何?能吃吗?”虽然有些人对亚历山大的描绘表示怀疑,但大多数人都被这美轮美奂的展示所迷住,将其视为福音。

第3幅画作,如同1幅血与火的史诗,毫无掩饰地展现了城市的浩劫。亚历山大并未回避那血腥的片段,而是让每1处细节都如实地展现,犹如时间凝固的瞬间。画面中,燃烧的房屋与建筑物背景映衬下,裸体的男人们粗暴地拖拽着尖叫与哭泣的女人们,她们身着华美的衣裳,佩戴着闪耀的黄金与珠宝,形成鲜明对比。而在画面的1角,另1群人则疯狂地笑着,手中挥舞着被斩首的战败者头颅,那穿着鲜红盔甲的无头尸体,犹如沉默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战场的残酷。

这幅画不仅仅是对事件的叙述,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那些失去生命的人,曾是色萨利的守护者,而那些华服的女士们则是他们所守护的宝贵财富。然而,现在这1切都已成为了赞赞的囊中之物。在现代人看来,这样1幅冷酷的画作无疑会引发对战争罪行的谴责,然而对于这座城市的当地人而言,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看!那就是我们!征服提比亚的英勇战士!哈哈哈。”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大喊,声音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呵呵!那些女人,身姿曼妙,容貌艳丽,真是让人心动。唉,我若早些参军,定能1睹芳容。”有人遗憾地叹息。他们纷纷为这些画作欢呼、喝彩,甚至为未能亲身参与那些荣耀的瞬间而感到遗憾。

这种心态源于他们对战争与胜利的理解,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是自然而然的,是胜利者应有的权利。他们坚信:“既然你们男人未能保护好你们的女人和财富,那么你们又有什么资格保留它们?让赞赞的英雄们来拥有它们吧,我们会更好地照顾她们。”许多人甚至因此感受到了阿达尼亚的优越感,看到这个小国的男女在他们脚下颤抖,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思想无疑是野蛮而残忍的。但亚历山大却深知这1点,他选择用这些未经剪辑的镜头来触动人们的心灵。因为他知道,公众不仅会接受这些画面,更会为之倾倒。至于提比亚人,他们虽然也有痛苦与挣扎,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战争的常态,是他们所必须面对的命运。他们也曾对敌人做过同样的事情,所以面对这样的画作,他们只是耸耸肩,将1切抛诸脑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