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永失我爱(第4 / 19页)
第一次收到枫的短信,说要给我电话时,我紧张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可那么久以来的期待又让我不舍回绝。终于电话接通了,那一刻别提有多开心,电话两端的我们好似久违的朋友,彼此争先恐后的絮叨着。穿越时空的微笑如风一般落在眉眼,缀在心间。枫的音色特有魅力,字正腔圆能赛过那电视上的播音员。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时常会在同一时间收到对方的信息。而我因为枫又开始了我的文字生活,有事没事总爱诗情画意一番,我不知道枫是不是读到我的那些心情,可我知道枫对于我已经如空气一般,越想逃离却越沉迷。
文字女人的自恋情节在我身上尤为凸显。可是面对枫,却完全不同。我好奇他当初为什么会那么关注我,甚至轻易洞察到我的内心世界。沉醉他眼下胡侃乱说,像个大玩家。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枫终于向我坦白了他的真实身份,原来我们曾是S城师范学校的校友,只是他高出我两届,几年前因为种种他去了H城,认出我是源于我空间里的照片和我的资料。原本他想把这秘密一直保守的,可拗不过我的缠磨,只好如实交代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枫的回信,“清晨起床开窗,下雨时,淅淅沥沥滴滴嗒嗒是我的心声,偶尔被你听起一段,有些辛酸有些凄凉;多云时,飘在你眼帘中的一抹云彩,那便是我的心声,浮生漂泊,几多洒脱几多无奈;天晴时,跳动在树叶间的几缕阳光也是我的心声,赤诚热烈,几分练达几分执着。”读到这里我竟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唐突,那么的幼稚。好在,枫没有任何异样,依旧读着我的文字,留下自己的感想。
我写字有个习惯,兴致来了会滔滔不绝,懒惰时一连几天都不更新。那时我不知道枫是不是每天上网,可我几天不写字,就会收到枫的留言:“最近忙吗?期待你的新声。”“喜欢你的文字,做你忠实的读者……”偶尔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枫会像邻家兄长般安慰我。在枫的坚持和鼓励下,我对文字的爱恋始终是不温不火,不亲不疏,日久天长,写字成了我的例行公事,文字成了我的知心爱人。
对于枫的关注,我一直铭记在心。每逢节假日,我们会用站内信息祝福着对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联系。说不清怎样的原由,生性矜持的我,始终诺守着网络和现实要严格区分。虚拟也好,现实也罢,一旦失去原先的根基也就失去了自身的魅力。
日复一日,生活如流水般没有波澜,没有起伏。
庸庸碌碌中上网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于枫也渐渐的淡忘了。就在年底,当我再一次打开久违的空间,竟收到了枫的信息,简单的一句问候,让我又惊又喜,迅速回复了一条,再回过头看看枫发信的时间,两个月了!相隔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不知道枫是不是来看过,等待过;对于之前的矜持,我很懊悔;对于之后的大意,我更是抱怨。
【一】
师资培训结束后,我没有参加学员两日游活动,而是请假来到距离B城三小时路程的H城。
这是我第一次来H城,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却有着贴心贴肺的温热感。
走出地铁站的刹那,扑面而来的熟稔让我异常的欣喜。因为枫我很早就知道了这条街道,还有对面这幢浅灰色的大厦。
拿出手机,瞥一眼屏幕,俏皮的卡通娃娃静静地望着我,没有丝毫的动静。很想给枫一个惊喜,很想在这暖暖的午后,看见我朝思暮想的枫,可莫名的紧张让我心跳加快,握着手机的手竟感觉汗涔涔的。索性放慢脚步,仰起头,眯缝着眼睛,细细的瞅着;初春的阳光下,这幢浅灰色的大厦竟是如此魅惑。那一扇扇紧闭的玻璃窗里,哪一间属于枫的工作室?对了,好像是17楼吧?紧靠北面的那扇,枫说过的,每每疲倦的时候,他会起身站在窗前,直入眼底的是“碧海咖啡”那四个字,楼下便是人潮涌动的地铁站口。
生就谨慎的我,很少主动去结交朋友,更不愿意主动开口说话,可是面对一份坦诚呵护的友情,我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观点,似乎很不适宜。只是眼下,所有的都无济于事。唯一的方式只有等待,静心等待。
【三】
潜意识里,我对枫是留恋的,那段以文相伴的时光,早已烙印在心底,轻轻浅浅又触手可及,明晰可见却朦朦胧胧。
一天又一天,一周接着一周,那个我近乎淡忘又忽然迷恋的空间,因为枫我会抽出整晚的时间在那里流连,我知道枫会来的,一定!
早春的江南,寒意逼人。飘雨的日子,淋淋漓漓,心也随之湿润润的。就在这样一个晨曦,我收到了枫的回信:“我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周末,天天宿舍和岗位,工作轻车熟路的,家庭健康安逸,空闲时练练书法学学电脑,怀念过世的父母,牵挂在家读书的儿子,得过且过啦……”我无比兴奋的读着枫的信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真的很好。这一次我没有顾忌,打破常规,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枫。
再次仰起头,寻望。枫会不会正站在窗前?会不会看见远道而来的我?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在幻想着和枫相见的那一刻,就在刚刚过去的三个小时路程中我更是一刻不安的演练着。可是,眼下,真的来了,面对车如海,人如潮的景象,我犹豫了。
连续三天的培训,接着是三个小时的车程,加之一路上翻江倒海的思忖,这会感觉特疲乏,该是午休时间吧?枫知道我在B城参加培训,可他一定不会想到我会绕道来H城,更不可能相信:此时此刻,我正站在他的楼下眺望。
【二】
说起枫,真的要感谢他。
几年前我曾在一家规模不大的文学网站小有名气,枫只是众多读者里的一员。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可对那些时常光顾我空间的读者,我会礼尚往来的回访。经过一些日子的观察,我发现枫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的留言时常给我带来触不及防的欣喜。是好奇心的驱使亦或是感恩之心?我开始悄悄地关注枫了,不是说“人如其文,字如其人。”吗?不是说:“文字是灵魂的出口”吗?遗憾的是枫好像从不书写,纯粹是阅读,他的留言时间似乎总在深夜。一向矜持的我思忖了好久,终于忍不住给枫发了站内信,大意就是感谢他用心读我的文字,同时也想通过文字对他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