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大幸事(第2 / 3页)
选菜的工夫服务员随茶水送来一碟瓜子,一半原味一半奶油。做菜的空档,武濯云和连祁抓几粒瓜子,边吃边听尹霁华和师父闲聊。
不多时,五道菜和米饭陆续上桌。
武濯云夹起一筷山笋炒腊肉送入口中,味道果真不错。山笋鲜脆爽口,腊肉油润有嚼头,再配上一口喷香的米饭,格外满足。
最后上来的是一小盆西红柿鸡蛋汤,家常做法,滴有香油,一碗下肚格外舒服。
从饭馆出来尹霁华正要打车,被武岐成拦下:“这里离碑林不算太远,咱们不如走回去,正好消食。”
连祁对上尹霁华灼热的眼神,露出一个礼貌的浅笑,聊作回应。没想到师父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他突然有些踌躇,不知道回去之后该如何开口,说明不再学习篆刻的打算。
思量间尹霁华又和武岐成聊起几方珍藏的印石,勾得他当下决定明天去长安一方一趟,逐一仔细品鉴。
两礼拜时间说长不长,转瞬便过去十二天。眼瞧要回鹤城,尹霁华一大早打来电话,说请他们吃饭。这些天他不是邀请三人去长安一方,就是出来陪大家去碑展或碑林研习。不同于平时的爽朗善谈,一旦与印石或碑帖相关,他便很少言语,开口也是几句切中要害。
“爷爷,尹叔叔有说吃什么去吗?”武濯云原本打算今天央爷爷带她和连祁到青龙寺玩,一听有吃的,瞬间被吸引。
“没有,说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武岐成笑道,想一想又吩咐濯云:“帮我把刻好的藏书印带上,待会正好给你尹叔叔。”
“好哇!”尹霁华欣然答应,步行半个钟头的路程,正好能和武老再多聊一会天。
走到开通巷口,武岐成突然想起藏书印的事情,遂让濯云取出印章,接过来交与尹霁华:“记得你说过缺一枚藏书印,我自作主张刻下一方,尹老弟看一看可还喜欢。”
“没想到我随口一说,您竟然……多谢武老……谢谢!”尹霁华双手接过这枚印章,满心的欢喜简直要从眼里溢出来。
“尹老弟不必客气,你我也算投缘,以后常联系。什么时候你来鹤城,提前说一声,放心,我一定好生招待。”武岐成笑道。
武濯云应声,从抽屉里取出印章,仔细装进奶白信封包。
昨晚下过暴雨,今天难得凉爽,即便临近正午,阳光也不怎么毒辣。武濯云走出宾馆,一眼望见候在外头的尹霁华。
他冲濯云打过招呼,转身去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二十分钟不到,便带三人走进一家颇为古朴的饭馆。预定的包间在相对清净的二楼,雕花木窗外头一棵翠绿的悬铃木,瞧上去很有生气。
服务员递来四份菜单,转身出去准备茶水。尹霁华打开菜单,为几人介绍:“这家饭馆会做全省的菜,味道都很不错。菜单是由北到南编排的,南边的菜在最后。”
武濯云从未去过省北,目光掠过头一页的葫芦鸡、洋芋擦擦、粉汤牛肉,觉得很是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