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创新发展中医药(第2 / 3页)
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感觉相见恨晚,十分投机。
饭后,莫海峰离开的时候,两人的互称已经由莫主任和苏总变成了“一鸣”“海峰”。
晚上回省城的路上,苏一鸣对关芮和陈晓菲说道:“莫主任是个办事实的人。往后欣康这边可以多与他联系。特别是晓菲,你是厂里的质量负责人,与上级主管部门打交道的地方多,你又是当地人,卫总要抓大事,政务方面的事情,你就多承担一些。”
“好的苏总。”
“质量是企业立足的核心,但是在我看来,质量管理不是最终环节对产品进行检验挑刺,更多的应该是指导生产环节如何做,才能符合标准和要求。把事后监管,变成全程监管和指导。灵活处理。”苏一鸣虽然第一次办厂,这些天他一直在研究生产环节的问题。
“我是这么想的。有的年轻人如果不想创业,可以到厂里来工作。新厂扩大规模,肯定需要大量招人。如果有的人想创业,我们可以既为他们培训线上销售经验,又为他们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拉动当地的种植业,另一方面,也为当地解决一些就业问题。”苏一鸣说出了自己的初衷。
“太好了。我们产业办这边也可以及时为你们做好服务。比如请专家、主导成立产业协会,为你们招聘人员作宣传,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还有,我们其实在外地也有一些宣传窗口,你们有什么好的产品,也可以通过我们政府主导的活动进行宣讲。我们很乐意为企业服务,拉动本地的经济发展。”莫海峰这次也是为了进一步做好政企沟通而来。
“谢谢莫主任。”
这一个下午,大家聊得非常热烈。畅所欲言,坦诚相待,关于欣康的未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火,凝心聚力,共话未来。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五点半。
“对,苏总说得很对。我们作为厂里的质量管理部门,不是高高在上的裁判,而是全程为生产管理服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苏一鸣对莫海峰说:“莫主任,今天咱们聊得很投机,时间不早了,咱们换个地方,边吃边聊。”
“不不不,吃饭就没必要了。”莫海峰赶紧推脱。
关守诚走到苏一鸣身边耳语了两句,苏一鸣扭头对莫海峰说:“莫主任别客气,咱们就在厂里食堂吃,这总可以吧?”
莫海峰一听,答应了。关守诚知道他是个非常有纪律性的好干部,不喜欢别人请吃喝。听说只是吃食堂,便没有再推脱。就像苏一鸣说的,大家的沟通和交流,意犹未尽。
在食堂吃饭的好处就是随意,聊起来也没有隔阂。饭桌上的畅聊,拉近了苏一鸣和莫海峰的距离。虽然两人身处不同的领域,但都有一颗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