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酒精考验(第3 / 4页)
推荐小说:
所以乔治从民用市场入手才是王道。
圣彼得堡的大公们不是担心被远程狙击么。
猎枪的射程近,枪管长,不便于携带,应该没有人想不开,用猎枪刺杀沙皇。
彼得堡科学院研发出稳定的无烟火药后,整整一年半,俄罗斯没有任何动作,甚至都没有进行和无烟火药相关的研发,白白浪费了难得的窗口期。
直到法国人也研发出稳定的无烟火药之后,俄罗斯才不得不进行换装。
可换装的速度又奇慢无比,这又已经一年过去了,连近卫军都没有全部换装新式步枪。
都不说近卫军。
橡团还有一个营用的是伯丹步枪呢。
为此,图拉还在和史密斯维森打官司。
乔治如果能对3号进行改进,俄罗斯就不必再去外国采购新式武器,这同样是乔治对帝国的贡献。
“我们的弹仓式步枪没选上吗?”伊戈尔惊讶。
俄罗斯的产能有限,目前只有近卫军才开始更换武器,海参崴这边连波丹步枪还没有用上呢。
这也不奇怪。
这也可以理解。
俄罗斯军队规模大,兵力多,换装的费用也大,对于帝国来说是沉重的财政负担。
工厂全力以赴,一两年之内让俄罗斯军队全部用上新式步枪,那接下来工厂还做什么,总不能关门大吉。
沙皇对兵工厂的态度是很严肃的,连奥布霍夫钢铁厂都已经被收归国有,尼古拉许诺的兵工厂,也没有了后文,多半是亚三不同意。
也对,换成乔治,乔治也不可能把兵工厂这么重要的东西,控制在私人手里。
西伯利亚舰队是海军,更换武器的顺序,本来就排在陆军之后。
“并不是全面换装,只是部分装备。”乔治对装备的理解,跟绝大部分俄罗斯人都不一样。
在乔治看来,部队是否需要更换装备,更换什么样的装备,应该是以需求为导向,只要有需要,就应该更换。
俄罗斯军方的态度是,只要能用就行。
这一点在无烟火药上体现的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