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475章 苦尽甘来

第475章 苦尽甘来(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再加20艘潜艇。”

乔治很不高兴。

要买就多买点,一次性买个百八十辆,就算造成技术扩散,看在利润的份上,乔治也就认了。

一次买10辆磕碜谁呢,利润都不够运费。

“10辆装甲战车,200台发动机——”

哈伯德心眼多,有了发动机,法国人就可以自己研究。

哈伯德希望引进海参崴潜艇技术。

法国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潜艇的研究,成绩斐然,海参崴潜艇的双体壳结构就是法国人的研究成果。

日俄战争前,法国人对潜艇的研究,一直走在欧洲前列,唯一欠缺的实际战绩。

西伯利亚舰队潜艇在海参崴海战中击沉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浪速”号巡洋舰,并且全身而退,一鸣惊人,引发全球海军的重视。

法国海军的压力,比俄罗斯海军更大,对于潜艇的需求也更迫切。

“200辆装甲战车,加全套发动机生产技术。”

乔治想把阿穆尔军区现役的装甲战车全部打包给法国。

阿穆尔军区已经有了新式装甲战车,现有的装甲战车就算不买给法国人,也要逐渐退居二线。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废物利用,顺便让法国人少走一些弯路。

哈伯德真正的目的就是发动机,装甲战车什么的,法国自己也能造。

乔治不介意向法国出售潜艇技术,如果能因此给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带来更大压力,那就太棒了。

乔治更希望法国能引进装甲战车,这样才能帮助法军在陆地上更好应对德国陆军的压力。

和英国的老古板不同,法国在汽车的研究上也没落后多远,巴黎街头的出租车已经超过3000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法国自产的雷诺和标致。

日俄战争期间,法国也向俄军派出了军事观察员,对于装甲战车的作用印象深刻。

哈伯德来者不拒,希望购买10辆装甲战车用于研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