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94章 你们这些老家伙也有今天

第694章 你们这些老家伙也有今天(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法国才是真正的共和国,还第三共和国呢。

1919年的当下,前线虽然已经停战,巴黎的物价依然高不可攀,底层民众苦不堪言,工人奔波终日,别说追求个人爱好,连养家糊口都难。

3月27号,就在《费加罗报》刊登亚历山大采访的第三天,数万巴黎工人涌上街头,要求法国政府提高福利待遇,效仿俄罗斯,为法国工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凡尔登战役结束后,一部分法军拒绝执行作战命令,实际上已经处于叛乱状态。

临危受命的贝当走遍法军前线所有部队,也无法恢复士气,最终是美军的参战拯救了法国。

法国工人在世界大战期间为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多次组织罢工,遭到法国政府的强力镇压。

可笑的是,镇压工人罢工态度最激烈的,恰恰是臭名昭著的三叛徒内阁。

三叛徒内阁成员之一的亚历山大·米勒兰,早年以为工人运动辩护声名鹊起,功成名就后却成为镇压工人运动态度最激烈的政客,将工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韦伯夫妇是学者。

阿瑟·汉德逊作为工党领袖是政客。

所以韦伯夫妇所担心的,正是阿瑟·汉德逊所希望的。

工人闹事好啊。

最好大闹特闹,闹到劳合·乔治内阁倒台,那样工党的机会就来了。

尼古拉退位后,很多俄罗斯权贵逃至法国,巴黎作为法国首都,自然成为俄罗斯权贵的首选。

早在《费加罗报》刊登亚历山大采访之前,关于俄罗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消息,就开始在巴黎广为流传。

这个消息给革命老区带来的震惊是颠覆性的。

不是说俄罗斯即将重回黑暗愚昧的沙皇时代吗?

为什么看上去俄罗斯似乎已经变成工人当家做主的共和国了呢?

阿瑟·汉德逊要上台,需要等待时间发酵。

革命老区法国人却已经行动起来。

帝俄时代,法国就是俄罗斯人最向往的度假地,每年冬天,都有无数俄罗斯权贵选择在法国度过寒冷的冬天,就像候鸟一样,等待春暖花开再返回圣彼得堡。

法国的情况,其实比俄罗斯更严峻。

尼古拉在位期间,俄军从未叛乱,直到尼古拉退位后,失去效忠对象的俄军才军心大乱,一败涂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