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灯 第56节(第1 / 5页)
闻家昌摘下眼镜,肯定宁好的工作:“你们效率很高。不错不错。”
宁好一边笑眼弯弯看着李承逸一边说:“大哥亲自跟工作组谈话,说一定要在年前做完,所以大家都比较积极,一鼓作气。”
闻家昌挑了挑眉,看向李承逸,潜台词问他还有这本事?
实则宁好全程让李承逸有参与感,给他充分的错觉,这一切都是有他主导,其余人——包括宁好只不过听命行事,偶尔提提建议。
此刻他洋洋自得的神情让闻家昌安心,欣慰点头,重新低头看了一会儿,翻到最后还意犹未尽。
宋云开又给他连发了好几封工作邮件, 被迫成为大年初一在家加班的卷王。
往后几天,宁好也同样马不停蹄,有很多关系需要在年假中走动维护。闻家昌和李承逸应酬也多,在家几乎见不到这几个大忙人。
一晃到了初六上午,难得他们三人同时在家,闻家昌把二姐也叫上,在书房讨论如何应对开春可预见的离职潮。
闻斯峘虽不懂工程,但因为担心宁好,还是想知道得多一点。他现在是除陆昭昭和宁好之外能登录那个网址听见书房谈话的第三人。
直到此刻他才得知,春节前宁好并没有解决全公司奖金缩水的矛盾。
他再次抬头:“……不过员工个人的评估报告,应该是覆盖不了项目部所有人吧?有一部分老员工没在项目点上,而是在平台。”
“爸,”李承逸接嘴,“我就是觉得平台太臃肿,想精简机构,裁掉大部分人……”
“胡闹!”闻家昌拍案,“现在在平台做管理的人你都得喊叔叔伯伯,你想什么呢?裁人?”
李承逸:“这些人不创造价值,没必要养着。”
闻家昌:“管理层没价值?那你这个总经理也没必要养着了。”
她只是宣布了奖金节后发放。
闻家昌和李承逸都不理解她这么做的用意, 只是单纯的拖延,再怎样也拖不过四个月。
宁好拿出了一份她整理好的纸质材料, 为了让老花眼的闻家昌方便特地换成稍大的字号:“我不打算按固定比例下调工程部所有人的奖金。节前我带着工作组去过江城每一个工地, 按照海源的标准给各项目部打分。根据打分结果, 我也在每一个项目部组织过总结复盘会议,基本做到对每个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心中有数。之后, 通过工作组评定、项目□□和项目内背靠背评定三种方式交叉评定,给出了工程部每个人的评估报告,开春后上班第一天,他们每人能在OA系统中接收到自己的这份报告,这将作为接下来发放奖金和调薪的主要标准。”
闻家昌认真读了几页,上面是非常精细的评分标准和打分情况,靠后有可视化图表,所有项目部工作优劣一目了然。
当初让李承逸去海源挖人,其实就是希望能物色到合适的人把这套标准带过来,显然孙国栋没这份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