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县试之前(第3 / 4页)
相比之下,贾赦就是让邢夫人来问候两句,面都不带照一个的,也不知道整体忙啥。
隔壁的贾珍也来照了个面,身边还带着比贾琏小三岁的贾蓉。话说贾家前两代人的基因确实不错,贾珍生的相貌堂堂,贾蓉也是个俊俏的小男孩。
六月初一,寅时末刻,大兴县的王县令在小妾的伺候下穿戴整齐。
贾母听完后,看一眼这个婆子,面带笑容道:“伱也四十了,孙子都三岁了,明天起就别去后厨了,回家里带好你孙子。”
贾琏见他这般说,笑着摆摆手:“我是头一遭,没有必过的把握。”
潜台词是:有老身在,谁也不能,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搞事。这话贾琏还真没法回应了,毕竟这锅必须背下来。只能时再三拜谢贾母的关爱。
有个事情是这样的,这时代一个男的,只要你不耽误生儿子传宗接代,玩女的还是玩男的,没人说你什么,没人觉得你不正常。但凡是个权贵之家有地位的嫡子,身边带着一两个清秀的小厮,以备不时之需,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所谓恶贯满盈,附郭京师,说法有点夸张,但也很生动的诠释了大兴县令的尴尬处境。
这个时候,大家才看清楚,这位慈眉善目的史太君是啥成色。
嗯,贾宝玉和秦钟,贾宝玉和蒋玉菡,大概就是这一类的交情了。
京师的权贵多,王县令任何时候都得夹着尾巴做人。相比于地方上,天高皇帝远,县令就是一个县的最高权利掌握者。老话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伊。在天子脚下做县令,一个不小心,县令才是被破甲的那个。
由此可见,贾母大概是荣国府里最有大局观的,奈何总归是个妇人,能做的不多。
由此可见,事关贾府的兴衰荣辱,贾母还是比较靠谱的。
不论哪一种结果都不是王县令想看到的!京城的县令难做,非要说有什么值得欣慰的地方,大概就是正六品这个级别了。一般的县令都是七品,差一点的还有从七品。
两个儿子不争气,只能指望孙子了,为了保险,加了个贾元春。
这里头很有讲究,古代科举进士是正途,其他途径升官叫“杂流”,贾政这种情况在文官里头就算挣死了,最多就是个四品。除非他走武臣的路线,战场上搏杀一个前程。问题是,可能么?这就是一个公子哥儿。还有一身的臭毛病。
贾母一听这话脸色一肃,放下筷子问了个详细,这婆子倒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把桂香的话复述一遍,又加了一句:“后厨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多年的老人,这么多年也没见哪个主子吃坏肚子,没来由的这一遭,众人心里膈应的紧。”
班长李冬来找贾琏说话:“贾兄,六月初一的县试,有几分把握?”
李冬笑了笑,就当贾琏谦虚了,论学问,李冬心里很清楚,贾琏的学问在班里都是拔尖的,尤其是算经一门,整个青云书院都没对手,日常上算经课,贾琏都不用听讲的。原因很简单,内容对贾琏来说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