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首辅归京(第3 / 4页)
贾琏不客气的上了马车,车子继续开动后,张庭恩才开口问:“京中大局如何?”
人在外地,张庭恩获得的信息并不少,该知道的都知道,但肯定没法跟人在京城的贾琏相比。
“太上皇旧貌不在,如今的京城,有点杂,有点乱。总体稳定,只是我觉得,陛下比以前要急躁了一些。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耐心差不多被耗尽了。所以,政策上会越来越强硬,以前陛下能忍耐的事情,现在不愿意忍耐了。财政方面,宁克接手清欠,对勋贵下手挺狠,逼着不少勋贵卖家当还钱,反观对文官旧人,态度要缓和许多。方阁老家里欠的银子,一直没还上。反倒是林如海在山西和四川,很是抄了一批文官,所得银两八百万多,其中多半进了内帑。”
贾琏挑了一些认为有价值并且是张庭恩忽视的来说,张庭恩听了点点头,表示明白,并反问:“你呢?”
“学生就一个字,累!干活的命!”贾琏说的还是真话,只是不全面。
也就是潘季驯为人还算厚道,换成别人撅他墙角,别管是不是故意的,一准小本本记下,将来拉清单。
宁克,人设是孤臣,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孔照的一番操作,把宁克的底暴露了。
尤其是晋商银行之事,当初宁克在巡抚位置上时,权利被架空,看山西士绅豪强不顺眼,没少弹劾,等他做了户部尚书后,反倒不提了。
宁克的性格上有点急于求成,所以犯了几次急躁的毛病,皇帝依旧信任他,并准许他进入内阁,这说明,承辉帝是故意为之。
内阁嘛,就是要山头林立,千万不能一团和气。就算具体两个人之间关系不错,面子上也要针对一下,时间长了,原本的关系自然就淡了,演戏演的自己都当真了。更何况,再好的关系,都是阁臣的时候,想不争斗,下面的人都推着你走,除非你做个真孤臣。
张庭恩听了却深有感触,他是了解承辉帝的,臣子好用,一定要往死里用。
“林如海呢?”张庭恩很突然的问一句。
贾琏懒洋洋的往后一靠:“林如海身体不行,连着好几次劳累,一直没歇着,全靠一口气撑着。我担心他会突然倒下,一病不起。”
话还是实话,贾琏也有劝林如海,休息一段时间。林如海的意思,等晋商的案子结了,他就请病假,做事要有始有终。
张庭恩嗯了一声:“你还年轻,不着急是对的。”
嗯,非要说孤臣呢,台阁领袖林如海,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孤臣。
众人接了张庭恩后,乘车回京,张庭恩以需要休息为由,一人一车。半道上见烟尘滚滚,开道的龙禁尉来报,贾琏来迎。
飞驰而至,贾琏利索的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冲挑帘子的张庭恩抱手道:“老师,贾琏来迟,还请恕罪。”
张庭恩面带微笑道:“上车说话!”
都知道张庭恩与贾琏师徒情深,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非虚。此前一人一车,是在这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