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23章 人心不足

第423章 人心不足(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此,贾琏很是无奈,倒也怪不到老尼姑多事,家庙就在那,人住在里头,人尽皆知是迟早的。

类似的事情多了,权力寻租的情况自然比比皆是。

袭人道:“早起香菱听说封氏腿疼,走不动道,过去那边照应了。”

其实这也不算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上司不硬气,下面的人也没法硬气。

承辉帝道:“两江的情况复杂,孙卿上奏,如无合适人选替代,他不着急回来。”

张庭恩也不藏着,直接道:“土地兼并形势日渐严峻,百姓除了征税之外,还要肩负各种地方的苛捐杂税,但凡有一点天灾人祸,朝廷赈济不及时,或者赈济到不了百姓的手里,就会出大问题。重新清丈天下田亩势在必行,清丈之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穿越至今,这个问题贾琏思考了无数次,说的难听一点,即便人在现代时,还有很多问题呢,在大周,思考制度问题根本就是自不量力,想的再多,做的都是无用功。还不如想一想,怎么发展经济,国家经济搞好了,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对国家整体影响不大。

谁能想到,勋贵出身的贾琏,对上权贵子弟时,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加一个死要钱。

人性都是相通的,商人有钱后,总想着提高社会地位来保护自己不被当猪宰。

任何时代都一样,吏治的问题是无法根治的,只能是改善。

贾琏平静的看他一眼,不动声色道:“你的奏折,拉上我算什么事情?”

袭人咬嘴唇,看看晴雯,摇摇头:“没事。”

皇权+农耕时代,因为信息不畅通,地方官员的权利过大,吏治的问题更为严重。

“恩师接下来要做什么?”贾琏提前问一句,心里好有底。

贾琏没说话,只是平静的看着她,王熙凤被看的有点难受,嘀咕一句:“馒头庵里多了个人,住持来时,提了一嘴,说是敬大爷安排的。”

有得有失,不能总想着得到,不担责任啊。

“两江士绅的问题,不应该单独看待,而是要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两江工商业发达,这是好事,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是好的。如果全国各地,都像江南一般富庶,朝廷还需要为财政不足头疼么?朝廷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地方的经济发展,而是在发展的同时,如何肃清吏治。吏治清明,即便只有一个江南,朝廷不虞财政匮乏;吏治败坏,天下皆江南,朝廷依旧收不上税赋。”

“恩师,学生以为,陛下推行考成法,当务之急,还是抓考成法的具体实施。利用考成法,淘汰一批无能懒政的官员,然后再考虑清丈田亩的事情。有件事,学生必须提醒恩师,考成法重政绩,必须提防官员为了政绩,脱离地方实际,给地方百姓增加增多的负担,如此,适得其反也。”

贾琏点点头问她:“你方才怎么走神了?”

“陛下登基十年,也是励精图治的十年,如今朝廷的情况,比以前大大的好转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慢来,一点一点的做。”

夺走了别人的功劳,占了人家的位置,还要给人家泼脏水抹黑人家。

至贾府,进门回家,王熙凤还没歇着,正在与林之孝对账。

张庭恩并不灰心,反而安抚贾琏,他是听明白了,贾琏对朝廷的未来,信心不足。

贾琏的院子内,守夜等门的袭人,坐在火桶上发呆。贾琏进门都没反应过来,好在晴雯听到动静,探头看一眼;“二爷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