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姐还是小学鸡 第212节(第4 / 5页)
也是,别看人家什么年龄,只看人家挣没挣过钱。小孩能不能长大,看的从来都不是年龄块头,而是有没有能耐往这个荷包里头揣钱。
“那你打算一件衣服给多少加工费呀?”
江海潮早想过了:“20块,一件冬装的加工费是20块。”
至于夏装,肯定不是这个价,大行情摆在那里,她不可能随便找事儿。
高大妈痛快应承:“20就20,我们只管加工,其他的应该不管,也跟你们没关系。还有,你不要自己过来拖衣服,你从城里找个人,安排他(她)押车,懂了吗?”
毕竟村小太穷了,连老师都留不住,也不知道啥时候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租金当然是一笔进账。
可没等到江海潮琢磨好该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将这去处透露给高大妈和王妈妈等人知道,省得她们把机器搬来搬去,也没个安生的落脚地;大人们就主动找上门了。
高大妈手里拿了一张纸,上面列了一堆原料的名称和数量,后面还附了工厂的名字:“妹头,你到这边去买,这几个地方都是实在的。”
她认真地强调,“懂我的意思吗?”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江海潮,生怕自己说的太隐晦,小妹头搞不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可她低估小学生了,小学生是隐形的懂王,她太懂了。
高大妈的意思是服装加工跟自己这边切开。
江海潮倒不至于以为她是想夺权,要自己起炉灶。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
要是镇上干部发现了她们的服装加工点,要来狠的。原料和衣服都不是她们的,那镇上最多就是把机器全都收走,再把她们狠狠骂一顿。
江海潮眨巴眨巴眼睛:“可我不晓得路怎么走啊?”
“没事,有人带你过去。”高大妈摆摆手,丑话说在前面,“老规矩,采购员是要拿返点的,以前就是一个点。”
江海潮点头,表示理解。
这算惯例了,以前采购员在厂里拿工资都拿抽成,何况是现在凭空替她搭桥铺路。一个点,真不算多。
高大妈看她上路子,暗自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