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有待商榷(第1 / 2页)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江陵城内主要大族之人都到了之后,最重要的宾客自然也即将莅临刘骏官邸,收到消息的路道庆急匆匆的走回内舍向刘骏汇报:
“王上,衡阳王【刘义季王号】车架将至!”
“好,果然还是憋不住,夏竹,你且带宗悫前往我书房,将一应玺、绶、符、印准备妥当。舅舅随我前去迎接我那好七叔!”
“是,王上!”
虽说刘义季在刺史府中已经说过要来庆贺刘骏乔迁之喜,但刘义季一刻不至,那便有一分失约的可能。现在刘义季真的到了,刘骏除了松了一口气外,更多的还是畅快。
夕阳西下,江陵城中的宾客在韩松的领头下,渐渐架着马车向刘骏的府邸汇集而来。
大宋承晋制,郡县官上任以及离去,有迎新送故之成例,迎新送故送的是什么自然懂的都懂,费用嘛地方官吏也不用掏一文钱,全挂在了衙门的帐上,花衙门的钱,走自己的关系,这用现代话来说,叫格局。
历朝历代对这种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明朝承了元制,挂账发展到空印的程度,然后被不讲武德的老朱一勺烩了数万人。
等到老朱死后,又是故态复萌。
所以在内院听着外侧门房小厮高喊着谁谁家送了什么礼,刘骏只是笑笑便一笑而过。
想那刘义季喝酒摆烂那么多天,还是被自己这个侄儿抓了壮丁,连自己这个13岁的孩子都斗不过,还想耍小孩子脾气去恶心刘义隆?简直不要想太多!
走在通往大门的路上,刘骏思考着自己是在宴会上直接将那些烫手山芋物归原主呢,还是在宴会之后偷偷摸摸的塞回去。
反正林邑稻稻种之事爆出来之后,刘义季铁定是要出来主持工作的。而主持工作能不带身份证明?
一想到刘义季那憋屈的模样,刘骏便畅快的将13岁的小脸笑成一朵菊花。
当皇帝的又不是自己,自家儿孙再过个几代后,说不得就要成为刘备、刘裕那样的宗室之后,刘骏哪有那个闲心去管刘义隆手底下的员工偷奸耍滑?再说了这收礼的可是自己!
说起来这门房报礼单的风俗还是自路家开始的,最开始诸多世家还嘲讽路氏土包子,无知无礼,不知羞耻。
近些年年节期间大宋各地商贾来建康给路氏送礼,多报了那么几次商贾礼单之后。商人们知道了谁谁谁家有什么好东西,互相之间买卖开始越做越大,路氏也起头拉起了一些相关产业的会社,美其名曰:商会。
随着商会钱越聚越多,一些中小世家也开始跟着开始礼乐崩坏了。
王谢等大族倒是上表请求朝廷整治过不良之风。可民间习俗已经带起来了,以大宋官吏的办事效率,这事嘛也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