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奉天靖难(第1 / 2页)
会稽长公主刘兴弟,对皇帝刘义隆称得上是长姐如母,今年薨逝,享寿61载,年龄上也可以做刘骏奶奶了。在朝,在家都称得上是刘氏宗族的大家长。算是刘宋皇室家族最后的锚头,避风港。
刘兴弟在,刘氏还能算是一家人,逢年过节的还会走动走动,刘兴弟这一去,皇族刘氏最后的向心力也就此散了。别的不说,南阳的臧质在收到消息后哭的比刘兴弟亲儿子徐湛之还伤心。
哭的第二伤心的也不是刘兴弟的亲儿子徐湛之,而是依旧被刘义隆幽禁在豫章的刘义康。
前些年,刘骏还在石头戍进修的时候,一次重阳节,皇帝老爹兴致来了带着在建康的一众妃嫔皇子登高望远回建康后,参加老姐会稽公主的宴会。宴会上见节庆日子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刘义隆的心情十分欢快。
正当宴会气氛进行到最热烈的时候,会稽公主刘兴弟不顾年老体衰起身对着刘义隆两次拜伏叩头,悲痛不已。刘骏依旧清晰的记得当时刘义隆在皇姑姑刘兴弟跪下来的瞬间,脸上那慌乱的表情。
绿林山上,刚平息战火的战场,刘骏在众多护卫的重重围护下观摩着方才将士们奋战的地方。
沔水【汉江】周边的蛮族没想到官军会来的这般快,打的这么般急,所以除了绿林山这处自绿林赤眉军起义时遗留下来的山中仓库还有些存粮外,剩下的粮食也只剩出逃的部分人随身携带的口粮。
被打散了组织架构,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失去了储备多日的军械,再加上刘骏整出的林邑稻绝了山野蛮族与世家大族短时间内合作的可能。襄阳以南荆州以北的驿道蛮短时间内已不足为惧。
山上的蛮族,死的死,逃的逃,仅剩的千把人也已经被押赴山下大营,山上的战场多数都是上山搬物资的世兵。刘骏也没能看到如前世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惨烈战场。
那样的战场当代不是没有,只是不太可能会发生在讨蛮战役中,说到底这次打的蛮子多数都是失地活不下去的农民。之前和那些乡里乡亲的郡县兵打打,还能打的有来有回,发现朝廷派正规军玩真的时候,但凡还有条活路,这些农民都是一打就投降。
会稽公主刘兴弟以刘裕嫡长女之尊,不论是出于孝道礼法,还是家人亲情都深被刘义隆敬重礼遇,家事无论大小,一定会先征求刘兴弟的意见再施行。年龄上能当自己母亲的老姐姐跪下来了,急得刘义隆不顾皇帝之尊,匆忙起身亲自将刘兴弟扶起。
刘兴弟不光是礼法上的政治地位尊崇,刘裕在死之前还给刘兴弟留了一份古代戏曲中“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神器的。
当初刘裕贫寒时,穷的在新洲砍荻草,身上打补丁的衣裳都是刘兴弟的生母臧爱亲亲手缝制的。刘裕去世前曾将一件臧爱亲亲手缝制的补丁衣裳交给刘兴弟说:
绿林山顶,远眺远方连绵不绝的丘陵,刘骏恍惚间似乎见到了昔日绿林豪杰蜂拥而起,于山间誓师出征的画面。
就在刘骏于山顶上欣赏大好山河风光时,一名禁卫从一名背后插着小旗的传令兵手上接过一封山下传来的加急文书恭敬的递交到刘骏手上,刘骏打开文书一看,眉头登时皱了起来。
山下的文书中传来两个相当不好的消息;
一是: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于元嘉二十一年八月底薨逝,皇帝诏令天下在外直系皇族皆要回建康奔丧。即使刘骏身处大军之中也不例外
二是:在元嘉十九年时,受沈庆之招抚而归顺的南新郡【治所湖北房县】郧山蛮蛮帅田彦生深感唇亡齿寒,于是在雍州大军清剿驿道蛮时率领麾下六千余人反叛,围攻南新郡郡县,企图以围魏救赵之法,牵制朝廷大军,救援驿道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