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挑猪菜(第1 / 4页)
推荐小说:
靠东墙内窗台下放一个三只瓮,装一些水方便奶奶随时取用。
这屋偶尔也做个饭,不过天凉了大灶火需要经常烧的,要不炕发阴。
迷迷糊糊的李之重居然睡着了。
一上午经历了太多不可思议,头有些大,脑子有些乱,晕晕乎乎的。
当然奶奶也同意,毕竟自己有年龄管着,有今天没明天的。
因陋就简还不能瞎搞,可没少杀死这个知青的脑细胞。
尤其是利用颜料的红、黄、蓝三基色调配新的颜色,过程中的色变李之重记忆深刻。
炕上铺的也是席子,席上铺毡,毡上油布。
油布不过不是画的,合作社买的现成的,大红底色纵横白色线条规则排列,简洁明快。
李之重来到了奶奶这屋,奶奶靠炕头躺着,看奶奶没动静,也拉了一个枕头躺了下来。
奶奶这屋由于是小屋,炕是倒炕(北炕)。
一套锅台连锅榻靠东山墙,锅小了点儿,是五烧锅。
锅榻下放着一个白皮风箱(没油过)。
浓密的沙枣树叶挡的屋内较暗,炕上更甚。
地上靠西墙摆一个枣红色小柜子,存放奶奶一些衣物,上着锁。
柜子上放一个挺大的穿衣镜。
镜面宽约六十公分,高约五十公分,搭配一个厚重的木制雕花底座。
镜框和底座漆成紫红色,镜面图案是太阳初升,光芒万丈。
窗户有三块儿玻璃,门东一块儿,门西两块儿。
炕围画的是《红灯记》整部十场。
不是画油布那个匠人画的,而是一个知情包办的,管饭没工钱。
替他记工请假,工笔画居多,不像大屋浓浓地民族风。
炕围颜色整体偏淡,不是画风原因,那是为了省油漆。
小屋的炕围油漆是画完大屋炕围和油布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