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春种秋收(六)(第1 / 4页)
推荐小说:
高粱面和莜面可做二莜面,可以略改善其口感。
高粱面和点儿蒿籽儿能出拿糕,拿糕筋道有弹性,蘸上调好的盐汤倒也不错。
偷玉米也是孩子们的乐趣之一。
不敢拿回家可以野外烧烤,生大火。
带皮将玉米棒子放在火里,烤制二十多分钟就差不多了。
一般不到十分钟就有人开吃,搞的大家都怕吃不着,不得不装了一肚子半生玉米。
这也是这个时期生产队派专人看护的原因。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
有一种说法,欧洲文明是小麦文明,亚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则是玉米文明。
指的是洲际特产,此话有些偏颇。
黄河流域小麦种植量一直大于同期整个欧洲。
尤其是西欧,夹根烟没抽完不小心就出国了。
玉米杆内有瓤,富含水分发甜,也是孩子们的零食之一。
玉米瓤和高粱瓤晒干后是引火极品,防风易燃,是一些老烟民的必备之物。
土默川种的都是红高粱,耐旱耐涝,根系非常发达。
据说有白高粱,李之重没见过。
高粱米口感很差,吃过高粱米的人都记忆深刻,口感粗糙、味道有点苦涩。
玉米明末传入中国,最早因其形状色泽人称“玉蜀黍”。
属于耐旱高产作物,种子可以食用,秸秆可以喂牲口,茬子烧火。
生产队大面积种植,玉米也是李之重家的主食之一。
窝头、锅贴和发糕都是以玉米为主材做的,入喉生涩,但可以管饱。
玉米在嫩的时候掰下煮熟,味道甘甜,籽粒爽脆爆浆,不失为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