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ESR结题,便携移动存储器的曙光(4(第2 / 5页)
“金相组织没问题,重熔前后韧性强度有明显提高,各向同性也很好。”
几位专家探头过去,仔细看着袁工的本子上的数据。
“年轻人?我打听了,这位高总师的成果光是亲自主持的、能公开说的东西,就能吓你一跳,一般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做出来一个。”
厉所长和池总工也傻了,不过他们傻的原因不太一样。
“不影响不影响,都是为了工作嘛。”
综上,京城第三轧钢厂的ESR工艺优化改进研究项目,验收通过,圆满结题!
当专家组在签字完毕,最终宣读这一验收结果的时候,现场一片欢腾。
大家几口把饭刨进嘴里,直奔计算机室而去,按照高振东的要求,做好的几台模数转换设备都在那儿呢。
池总工没说话,只是看着高振东,明显他也有一样的疑问。
类似例子,很多。
想到这里,他先跑到厂办,给池总工打了个电话:“池总,东西做好了?”
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好不容易高振东被激动的人们放下来,才与这些指挥们会合,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之幸甚啊。”
吃饭的空当,他们也和ESR课题组的人交流了不少,越听越是觉得第三轧钢厂这次ESR工艺改进做得妙。
高振东到了一看,设备、要求的线材、接头都准备好了,甚至线材和接头还按照高振东图纸上的线序要求,直接焊好了线。
“嗯,氟排降低的同时,增氢并不明显。”
如果以前的项目只能证明高振东一个人的优秀的话,那ESR改进成功,就证明了第三轧钢厂初步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就好像空中的战鹰,吃透一个七爷花了几十年,而从猛龙到威龙却越来越快,这也是原因之一。
完整走过全程的人和没走过的人,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自信心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做好了做好了,要不你现在过来看看?验收一下嘛。”
厂宣传处的广播室,也在第一时间接到了验收通过的通知,播报起了早已写好的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