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358章 GB 8567

第358章 GB 8567(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GB/T8567-2006就算了,概念跨度太大了,步子太大,容易扯着那啥。

标准这东西,在这个年头可是新东西,高级得很。

被誉为“标准的标准”的第一号国家标准GB1《标准幅面与格式、首页、续页与封面的要求》,才于不久前的1958年颁布,还不到两年时间。

这个时候,标准化工作在绝大部分单位的工作表里,要么不存在,要么靠后面。有的是技术原因,有的是实在没有精力去管这个事情。

总之一句话就是:标准,运算所也没做过几个。

池总工一下就激动了:“高总,你看你是不是把他们写出来,我们一起把它往国家标准的层面推一推?这样一来,全国的软件编制人员也有个可靠的工作依据可用。”

池总工点点头:“对对对,这个《软件需求说明书》,对我们的工作太有指导意义了,我们现在软件的编制,根本就不知道到哪一步需要什么文档作为支撑,每个课题都是五花八门,全靠编制人员自己的能力撑着,整个流程非常混乱。你这个,我提炼一下,作为需求阶段的标准文档就不错。”

池总工还是很有眼光的,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东西的用处和意义。

高振东想了想,这还真是,现在哪里会有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的指导性文件?他们肯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至于摸着哪一块,是不是合适,那就看技术能力,还有一点运气了。

嗯,这个事情可以搞一搞。

想到这里,高振东笑道:“池总工眼睛很毒啊,我这刚搞出来套东西,就被你发现了,哈哈哈。”

在DJS-59、DJS-60D大规模铺开使用之前,这个东西实际上有意义但是意义不大,因为那时候的软件,实际上是碰到什么问题才解决什么问题,规模小、功能单一、指向明确,后来的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对于这类工作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不过随着DJS-59、60D的普及,这个事情已经开始慢慢的浮上了水面。

这是个好事,提前做,让软件编制人员提前进入状态,提前形成工作思路和习惯,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

高振东点点头:“可以,我回去抽点时间,近期之内把它们形成文字,然后你们组织人手,校对修改,我们再往上报。”

他准备把整个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都拿出来,就一个《软件需求说明书》有什么意思,要搞,我就搞全套!

“套”?老池聪明着呢,一听高振东这话,就知道事情远远不是他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高总工,听你这意思,这文档还不止一份,而是全套的,可以贯穿软件编制过程中的很多工作的?”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的确是搞了一套用于软件编制整个生命周期的文件的标准。”

生命周期?高总用词就是高级,学会了学会了。

不对,生命周期算啥,听听我听到了什么,标准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