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乌云到底要遮住太阳多久?(第2 / 5页)
那个书生就是这样的人,听到手下汇报完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宁波知府现在恨不得飞过去直接弄死那个书生。
如今他远赴倭寇的老巢就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掉所有的倭寇,这本身是一件多么值得歌颂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总是有人抓住国公爷的一点点小小的过错,一点点小小的没有走的流程,就开始大放厥词?
难道那点小小的流程就那么的重要?
身在官场中他可是太明白,很多时候不能怪国公爷雷厉风行,是在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心慈手软,你就看着吧肯定有人在过程里面上下其手掩盖事实,甚至为了消灭罪证他们能够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
曾经在京城呆过的她经常听到某些大案要案,最后不了了之,为什么?
就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人为的毁掉了不少的罪证,最后被抓住的那个人可能就成了替死鬼,而真正的主谋则在幕后逍遥法外,这种事情难道还少吗?
毕竟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知县的这个位置上上不去,但是没想到他却一下就当上了副知府。
那时候他还想着一鼓作气干出一点名堂出来,这样也能告慰自己平生所学,可是没想到的是刚刚进入到岗位上,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大事,当时他完全是手足无措。
幸好那时候有圣女突然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现,帮助了整个温州府,同时也让这个刚刚从京城过来的官员,捡回了一条性命,要不然的话可能当时他就在任上直接被砍掉脑袋,因为这种事情不用想都知道。
一旦灾难没有处理好的话激起了民变当地的官员肯定是要被砍头,这样才能给当地的百姓一个交代。
毕竟牧守一方的官员如果这点能力都没有,那就是死不足惜。
国公爷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不给这些人活动的时间,明明知道那些人就是贪官污吏,就是蠹虫,反而还要给这样的人留足时间让他们去活动,这不是迂腐是什么?
并不是每个人都值得用大明律的流程去对待的,很多人就是死有余辜。
而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好像很明白道理一样,拿着大明律去指责国公爷,其实他们比谁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为什么还要拿这样的例子来攻击国公爷?
其实就是没事找事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个读书人我比你们这些人都明白事情。
其实这种人才是最可恶的,正事不干,就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就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情。
正是因为当时有了圣女的帮助才让他们所有人都逃过一劫。
一想到那些事情宁波知府顿时觉得当时真的是十分的幸运。
正因为如此到现在他还是非常感激圣女。
现在听到这样的事情他首先是非常的自责,接着就是愤怒。
他愤怒的是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有很多的读书人,根本不明白国公爷的良苦用心,要知道国公爷现在为了整个大明那是豁出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