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386章 肖阳的新设计(第1 / 2页)
随着他的意念的转动,整个核聚变装置,竟是在其量子芯的量子之火中,形成了一个虚拟的3d模型,就像是他之前。曾经可以直接渗透、观察到物质的最微观层面的细节一样,这个核聚变装置的虚拟3d模型,细节非常翔实。就仿若一个真实的核聚变装置的完整投影!
虚拟模型之中,整个核聚变装置的所有的仪器、设备、仪表、电缆等,都完全真实、对应的显示出来。甚至,如果需要,肖阳都可以精确的观察到其中的电流的流动、大小等。
这些,对于量子芯那银河系般巨大的运算处理能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压力。
这个虚拟模型,就相当于让肖阳将整个核聚变装置的所有细节,都了然于胸,全部装到了心中。
这些知识的丰富度、翔实度,就算工程院、科学院的所有专家加起来,都远远比不了。
将数百吨重的核聚变装置,直接压缩到一台电冰箱大小,甚至一个电脑主机大小,性能还要出现巨大的提升,这样疯狂的想法,也只有肖阳敢想。\\wwW。QВ5、cǒm//
其他的那衅学家、工程师,别说不敢想,如果肖阳讲出来,他们都肯定认为这个幸伙一定疯了,如果没有疯,那也是太张狂了。
就算是第一台计算机几十吨重,运算能力极差,但是,发展到现在的小巧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强大的电子设备,那也是经过了大半个世纪,整整六七十年的发展,才逐渐演变过来的,期间更是经过了无数人的持续努力、改进,才终于修成正果。
绝对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现代电子社会!
就像一块石头,绝对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手机!
这也正是肖阳可以有信心快速推进核聚变装置发展的最大凭借。
依靠这个虚拟3d模型。肖阳可以随时的启动、关闭这个虚拟核聚变装置,控制其运行,一次次的实验、推演,进而找出其改进的地方。
这就相当于,让这个庞大的家伙原本需要消耗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实验。才能慢慢改进成熟的过程,变成了其心中闪电般的虚拟实验运行,这几乎将装置进化的速度,大幅提升了数百倍之多。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肖阳知道这些专家肯定接受不了他这疯狂的想法,所以,他也没有讲出来,但其心中,要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念,却坚定不移。
这方面,铁拳基地的材料标准化、系统化的成功,以及其体内的量子芯的强大能力,都给了他实现这个目标的坚定支撑。
时代已经变了,像过去那种,慢慢一点点改进的蜗牛般的研发方式,也该抛进历史垃圾堆了!
掌握了这核聚变的所有的核心理论知识、工程技术,并现场观摩了那些最机密的装备、技术等之后。肖阳便开始在量子芯中进行推演,对这当前的核聚变实验装置结构,进行优化和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