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2 / 3页)
郭薇等告辞,亲自带着她的母亲弟弟选房屋安顿。朱高煦的岳母等人,当然应该住在承运门外,承运门是将外殿和后宫隔开的一道门楼。
宦官王贵摇头,径直拒绝:“那可不成哩!陈季扩虽是叛军之首,你们却是使者,得让大明官兵护送你们回去。仙姑对云南道观有兴致,先回去了,再以道士的名分前来,云南官吏必不会为难。”
当天傍晚,朱高煦以为郭薇几年没见到娘亲,会和她母亲在一块儿。不料,朱高煦刚刚收好书房里的东西,走出门外时就见到了宦官黄狗,黄狗带了郭薇的话出来,请朱高煦回寝宫歇息。
陈仙真抱拳道:“贫道听说云南之地多有仙观,不知贫道可否留在云南,习习道法;只让阮副使带着文书,先回越国?”
朱高煦见辇车备好了,就在旁边的砖地上。白天的艳阳晒得地面发烫,余热未消,朱高煦便上了车,坐车回承运门内的前宫。
郭徐氏虽是长辈,但她的姿态十分恭顺,感激地说道:“汉王对郭家有大恩大德!若非汉王搭救,我们母子必是生死未卜。”
他经过圆形的建筑圜殿,来到了后面的存心殿内。走进殿门,已见里面站着许多人,还有点嘈杂,人们有的在行礼,有的在当众哭诉。
“外母见外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也相信丈人是冤枉的,将来定查明真相,还郭家一个清白。”朱高煦说道,“外母等从四川过来,今日刚到云南,车马劳顿,我不便多言,请王妃先吩咐宦官,将你们安顿下来。好好歇一歇再叙。”
王贵办完此事,便不再理会交趾省的那两个人,急急忙忙地离开了承运殿这边,往北面快步走去。
“多谢汉王。”郭徐氏说罢,抬头仔细打量了朱高煦几眼。她的眼神中似乎有些意外和难以置信……朱高煦知道自己名声不太好,以前郭徐氏也没怎么和朱高煦打交道。
王贵说罢,沉吟片刻又道:“你们应该往好处想,咱们王爷这番话是好意,对待叛军是非常宽容的。”
郭薇已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在寝宫中。她穿着夏日轻软而透薄的丝裙,颜色很浅、隐约带点桃红,而且有些透明。她的身材本来就生得苗条,穿着浅色的衣裙,看着便仿佛轻飘飘如同鸿雁,十分轻柔飘逸。
王贵虽然是个奴婢,却是汉王身边的亲信宦官。即便是长史府有品级的官员,一般对他都是十分客气的。
朱高煦又道:“郭家两个兄弟,过阵子可以到军中历练一番。”
穿着青色圆领长袍的大汉抱拳,恭敬地说道:“下官遵命。”
郭琮郭玹两个舅子听罢,一副跃跃欲试十分情愿的模样。他们才十多岁,对一些事还不懂畏惧,当然与郭铭的精打细算不可同日而语。
王贵又转身对站在旁边的官员道:“请黄引礼,负责安排送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