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晰抉择(第2 / 3页)
伊苏娃道:“安恩已经这么惨了,身首异处,难道还有让他的头颅受到羞辱吗?”
就在这时,国王终于开口了:“安恩为何还不奉命回来?”
大将军说道:“与真腊王国的存亡相比,孰轻孰重请王后三思。”
情况如此严峻,伊苏娃也知趣地克制住了心中的羞愤,没有继续对大将军恶言相向。她只是冷冷地看了一会儿大将军,眼神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愤怒。
奔哈亚递了个眼色,让城门守将把匣子拿走。于是议事结束,国王与大臣贵族们先后离开大厅。
另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暹罗人不想让我们与大明议和?”说话的人是分管宫务的大臣。
国王道:“我国不能同时在东西两面开战,该到与明国人议和的时候了。”
国王见到伊苏娃家这么惨,抬手制止了大臣们,劝了伊苏娃一句:“事已至此,王后不要太悲伤了。”
大将军立刻问道:“明国人会怎么样?”他停顿了一会儿,又道,“明军能从湄公河直接抵达金边城。西贡湾之战后,明国船队从金边城旁边的河面通过,在船上用大炮击毁了城中佛寺的宝塔。”
伊苏娃红着眼睛道:“我只有仇恨。”
这座古老的坚固王城,即将面临暹罗大军的围攻;而此次危急是吴哥城最虚弱的时候。
之后数日之间,伊苏娃终日沉浸在极度悲痛与仇恨之中,一直在诅咒暹罗人遭受报应。
目前暹罗军从陆地上长驱直入,正向吴哥城进发。而真腊王室一时间无能为力,临时已无法聚集能够与之抗衡的大军。
然而诅咒似乎不管用,暹罗大军忽然加快了进军步伐,很快要到吴哥城了。城中一团乱,许多人都设法出城,逃到了乡里。
暹罗国还从海路派使者南下,意图联系大明国的人。但他们的船只,被真腊军仅剩的战船截获了。
果不出所料,国王接着便说道:“我们或许应该尽快放弃吴哥城,向金边城迁移。”
这时刚才那个分管宫务的大臣说道:“安恩已死,王上应将他的头颅送到明国人营地,以图和议。然后我们才能迁徙到金边城,暂且回避暹罗国势力的锋芒,得到喘息之机。
伊苏娃那双幽深的眼睛,又看了一眼大将军,但她没有说话。她已经猜测到了国王的打算,可能会想拿安恩、去明国人那边求和。
以后我们应改变国策,将暹罗大城朝作为最大的敌人。东边与明国人修好,并缓解与大明属国占城、安南的关系;西边联络缅甸国,共同对付暹罗。缅甸与暹罗宿有仇怨,我们应争取这个盟友,以图复仇。”
大将军又没好气地说道:“他情知有天大的罪孽,躲在领地里不奉命,是怕王上治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