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胆的想法(第2 / 2页)
朱高煦点了点头。
先是盛庸提起横渡湘江、大军继续东进的事,但朱高煦没有立刻回应。
侯海拱手道:“下官即刻去办!”
这时镇纸下面的信已经干了。朱高煦便折叠起来,放进信封用汉王金印漆封。
我长兄去年才仓促登基称帝,他对京师朝廷的掌控、远不如当年的建文帝。早就听说(何福、高贤宁等),朝中朋党林立各怀鬼胎;一些人眼见大势已去,必有二心!咱们进军之时,还可以事先派奸谍联络京师守将,尝试劝降一些人。”
他对门外的侍卫喊道:“召侯海来见面。”
朱高煦看了盛庸一眼,点头道:“我与盛将军所见略同,大军若能长驱直入,战争便很快要到头了!
侍卫应答道:“小的即刻去传话。”
他写好之后,又重新修改润色了一番。
而大军的粮秣军需,只需依靠大江上的水运补给;官军各城守军,极可能不敢出城野战,汉王军便不必理会。
朱高煦不喜欢写文言,修改之后仍然全是直白的话;不过幸好他的字写得很好,一封实为劝降书的信,看起来还不错。
朱高煦也没有多言,他相信身经百战的大将们、肯定能知道怎么操作……假设有了水师、有了大江的制水权,伐罪大军完全不需要去攻下沿途的无数城池,那时沿着大江一路东下便可以了!
几张信纸被压在镇纸下面,等着墨迹晾干。
盛庸想了想,率先开口道:“那时京师人心惶惶;末将估摸着,必定有守将趁势开门投降!而只要伐罪军一进京师,便能控制全城;开门者也不必再担心了,更不会被伪朝君臣治罪。”
等了一会儿,侯海便疾步走到了书房。朱高煦将信封递给侯海,说道:“这给张辅的劝降书。你在北司选个机灵的人,送去长沙府,设法交到张辅手上!”
诸将听罢都愣在了那里。
侯海道:“禀王爷,北司在长沙城有据点,下官可否下令长沙城的奸谍接应?”
这时朱高煦沉思了好一阵,忽然说道:“本王这几天有个大胆的想法,一种可能性。假使伐罪军主力长驱直入、兵临京师城下,诸位推测会发生何事?”
中堂里再次安静下来,在场的几个人都一副思考的神情。
朱高煦在木窗旁边的阳光下,再次踱步走来走去。他琢磨着,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
朱高煦立刻回答道:“只要办到一件事,得到大明水师主力!”
他认为其中最诛心的话、应该便宜了张辅的政敌云云……毕竟人们内斗起来,往往会不择手段要置对方于死地;甚么朝廷的大局,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
盛庸道:“可湖广到京师两千里之遥,沿途江河纵横、山脉林立,咱们几十万大军要如何才能长驱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