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密旨(第2 / 3页)
……
大殿上非常安静,朱允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周围的人或许认为他在回想,毕竟皇帝不一定只写过一道密旨。
不过很快他就说出了原因,“高煦干得不错,你十七叔被下诏削兵权了!”
一个束发戴着网巾的文士走了进来,躬身侍立。
等朱允炆停下笔,转头过来,那宦官才小声道:“皇爷,兵部尚书和太常寺少卿想觐见奏事。”
齐尚书吁出一口气,把毛笔径直搁在砚台上,转头唤了一声。
“嗯。”朱允炆发出一个声音。
透过明净的木窗,秋日的阳光洒满书房,满屋子都是墨香味儿。齐尚书停下手里挥洒的笔毫,提了起来,顿在半空久久没动。他伸手捻了一下胡须,眉头紧皱……有件事总觉得不对劲,这两天偶尔会突然想到,但一时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好,请李将军进来,再去沏壶茶。”齐尚书道。
“来人,送客。”齐尚书唤了一声。
过了许久,刚才那文士走到了门口,说道:“部堂,李将军到。”
等李泰走了,齐尚书也站了起来,整了整衣冠,径直便走出书房,往衙门外面的千步廊而去。走出衙署时,齐尚书看了一眼西边的日头,估摸着到酉时至少还有一个时辰,便加快了脚步。
齐尚书说完,继续提起笔,一边忙着公事,一边等待着。
宦官脚步缓慢地退了几步,琢磨片刻,便转过身,向御门外走去。
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干净平整的地面,这里往来的人都彬彬有礼。能在如此地方办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兵部尚书齐泰的办公环境不仅优越,还能享受这里绝大部分人的恭维和尊敬。
不多时,两个大臣便走进御门,先行大礼、谢恩,然后爬了起来。兵部尚书齐泰上前两步,作揖道:“臣启奏圣上,臣今日见了李泰,便是从大宁城回来的那个武将。李泰说,他被一份伪造的密旨骗至大宁城外,密旨的内容是‘卿可判缓急,权宜行事’……”
京师皇城,洪武门里面有一条霸气的大街,名叫千步廊。兵部衙门就在千步廊东侧。
齐泰微微一顿,继续伸直手臂抱拳道:“臣请奏,圣上可曾授予大臣勋贵、如此内容之密旨?”
兵部尚书齐泰走到奉天门外时,忽然发现后面跟着一个人,他便缓下脚步,转头看时,原来是太常寺少卿。
“小的即刻去办。”
齐泰脸上有冷意,故作客套地招呼了一句,便到奉天门找当值宦官去了。
齐尚书道:“你去走一趟,把李泰李将军请到我的书房来。”
……皇帝朱允炆还算勤政,上值的时间,他几乎都在御门呆着,不是听政、就是在批阅奏章。这时一个宦官小心翼翼地走到旁边,站了一会儿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