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工人评级大会-徐总工(9)(第2 / 5页)
从52年开始,52年,54,56年,58年,60年,61年红星轧钢厂都经历过八级工考核。
特别是52年和60年,这五次要求考核的七级工,不借助任何工具,一口气完成工件的加工,达到设计要求才算过关。
简直离谱。
那五次,上万人的大厂也只有三个人通过了考核,其中两人还调走了,只留了王重阳一个,说是镇厂之宝也不为过。
61年的考核允许使用辅助工具,允许重复多次加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0,03丝之内就可以过。
在台下易中海流出了羡慕泪水。
要不是自己作死,现在站在台上的,也有自己,多么风光啊。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参加此次考核的同志,首先是一车间易中海同志,易中海,1917年出生,今年45岁,前八级工,现七级工.......\"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易中海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什么前八级工,不会介绍你就别介绍,你没看下面的人都窃窃私语了吗?
这次过了八个。
最终经过厂办党委会研究决定,今年的八级考核恢复52年到60年那个时候考核制度,并报上级批准,在全四九城执行,不仅不能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车、磨、铣、刨、钻、钳、镗七道工艺,才能正式八级工。
当主厂办的工作人员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花成语注意到,除易中海之外,其它人面如死灰。
果然,王致远虽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磨、铣、刨、钻、钳、镗七道工艺之后,工件经过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有些地方0.02丝,有些地方达到0.5丝。
相去甚远,考级失败。
“刘海中,1919年出生,今年43岁,一车间的锻工,此次报名参加八级装配工.......\"
参加报名的人不多,总共就十个而己,主持人一一介绍他们过往、生评等等,以确保此次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
“首先,参加有请参加此次考核七级钳工,王致远同志,王致远同志是来自十二车间的七级钳工,一手........\"
王致远,47岁,在考核人选之中年纪算是比较大的。
他此次需要加工的工件并不复杂,但精度要求却要在0,03丝之内,这是八级工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