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谁的剧本?(第2 / 5页)
留下一句话后,顾炜直接挂断了电话。
电话另一边宁昊还在思考顾炜刚才的话,“欧洲三大嘛?名气和票房是够了,资历和奖项这块有点不足啊。”
对于网上传播的消息,顾炜自然也知道,但没选择正面回应,毕竟多说一句,都是在为对方炒作。
说起两岸三地的各大电影节,顾炜和它们仿佛是绝缘体,除了被禁导前去了趟金鸡之外。
像金像、金马之类的电影节,顾炜从没考虑去过,在他的影响下,星辰影视公司的其他导演也是有样学样,拒绝了很多次金鸡百花的邀请。
就连热衷奖项的宁昊和乌尔膳俩人,被坑了一回后,自此也没提过再去一次。
然而外面居然有小道消息,传的是顾炜将会担任今年金马电影节的评委主席,关键这消息传播的有鼻子有眼的,让很多人不由的相信起来。
这下,就连公司的导演们都打来电话,和顾炜确定事情的真假了。
于东仔细想了下,发现了这个问题。
“额。”徐客有些愕然,没想到自己想投桃报李,还要看对方旗下的艺人有没有空?
思索片刻后,徐客提到了一个人,“苏畅呢?她跟顾导和艺菲的关系不错,人气、咖位也够。”
“苏畅倒是不错,改天我问问顾导那边的意思。”
说完后,俩人又讨论起电影投资、筹备这块,涉及到大投资的作品,再加上这部电影投资方很多,关于资金、角色人选和拍摄时间,也是个难题。
“导演,要不你明年再去担任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吧,到时候我带着《合伙人》过去,说不定能拿个最佳导演奖。”
宁昊的一番话,都把顾炜逗笑了。
“谁说我要去金马?”
“网上都传遍了。”
“要去也是去欧洲三大当评委会主席,咱们这边的这几个电影节水太深,我怕把握不住。”
需要博那居中调节,平衡各位投资方的满意度,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还挺麻烦的。
说实话,牵扯到电影的投资,上映后票房分账这类的事,操作起来都没想象中的简单。
例如电影投资这块,肯定不可能是单纯的投入多少,就能拿到多少比例的份额。因为其中有溢价、带资进组、股份转让等等一系列问题。
而票房分账就更麻烦了,涉及到票房结算、宣发费用的垫付,甚至还有票补等杂七杂八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