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借光(第2 / 4页)
黄瓜条(后腿内侧)或者磨裆(臀部)较瘦,放在最后让人满足,夹上2-3片肉,千万别放筷,上下悠几下即可。
最后当然要来点蔬菜解解腻,京城老三样:白菜、粉丝、冻豆腐。
当然,刘之野家的火锅盛宴,海鲜是绝对的主角。桌上琳琅满目,梭子蟹的肥美、小青龙的鲜甜、大对虾的饱满、基围虾的细嫩、虾爬子的独特风味,还有那鲍鱼的弹牙、海参的软糯、蚬子的清甜、纹蛤的鲜美……每一样都是精挑细选,让人大快朵颐,一次满足所有对海洋的渴望。
至于这些珍馐美味从何而来,无需多问,自然是刘之野外出溜达一圈,便轻松“搜集”而来。
除此之外,其他家就有些后知后觉。待他们幡然醒悟,欲效仿之时,却已错失良机。刘之野已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非寻常之辈所能轻易接近。
…………
刘之野难得归家,众人自然是要欢聚一堂。
屋外,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营造出一片冬日特有的静谧与清冷。
鉴于今晚刘之野家来人多,为了增添几分温馨与热闹,家中特地摆置了两口热气腾腾的火锅,蒸汽缭绕间,暖意融融,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众人围坐,边吃边谈,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格外融洽。
而今,刘之野已今非昔比,身居要职,未来更是不可限量。这样的机会,怎能轻易错过?若不趁他尚未高飞远举之时,与之交好,待他日一飞冲天,再想攀附,岂不是难上加难?
所以说,不得不承认,读书人的智慧确实高人一等。回溯往昔,当刘之野尚未崭露头角之际,老闫家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潜力,举家之力向其靠拢。
此举的成效显而易见,老闫家因此得以彻底蜕变,一跃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人家,邻里间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心中明镜般清楚,这一切皆归功于刘之野的栽培。
除了闫家之外,刘之野一家对傻柱的恩情可谓深厚至极。
他不仅幸运地迎娶了一位既美丽又贤能的妻子,更是在刘之野的照顾下,一跃成为厂食堂的骨干干部,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混的是人模狗样的。
傻柱的刀工真是没得说,只见他特意穿上白大褂,一把羊肉片专用刀,一方案板,一卷测肉片薄厚的裹手布。
刀往前拉肉,往后放空,羊肉在刀刃上一个个成卷坠下,一码肉就这样放进白盘里。
傻柱做这行快有二十年了,从最初的拜师学艺到现在自己独掌一食堂,他一直敬畏传统手艺,讲究传承。
正宗的老京城涮肉,讲究铜锅炭火,肉也要吃手工鲜切肉。吃铜锅涮肉也有讲究,刚上锅之后的水温最适合涮一份百叶,等水再热就加入以下肉类,大三叉(后腿上部)肥瘦俱全,怕腻的人要在最饿的时候选择将它下肚。
小三叉(前腿上部)肥瘦相间,逐渐进入状态时,这口美味不容错过。
刘之野对许大茂颇为关照,后者在红星厂乃至众多公家单位的游刃有余,实则是得益于刘之野的鼎力相助与悉心栽培。
起初,易忠海与刘之野间横亘着不解与矛盾,但时间的流转让他幡然醒悟。
细思之下,若非刘之野的存在,易家又怎会有易援朝这般乖巧懂事、勤勉向学的佳儿?
刘之野不仅是为易家带来一个孩子那么简单,更在无形中为他们解决了晚年之忧,这份恩情,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难以言喻其重。
就连刘海中家,也因及时靠上了刘之野,从而解决了刘光福的工作问题,此举无疑为刘海中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实乃雪中送炭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