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次见面(第1 / 2页)
“跟叶爱才的访谈也证实了,当天中午张城民还是炒了几个菜,大约中午十二点端到叶爱才家,告诉老人中午吃完安心睡个午觉,下午5点左右他再来收拾,之后一起去张城民家吃年夜饭。访谈时老人一个劲夸张城民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后面也确实按照约定到张城民家吃的年夜饭,张城民还陪老人喝了几杯,晚上八点左右把老人送回家。”
“回想当时访谈的时候,感觉张城民家的气氛很好,当时不是当作嫌疑人来访谈,只是因为他家中有小孩,三十当天孩子和孩子妈妈都多次下楼放烟花或者看别的孩子放烟花,对单元楼道人员的进出情况比较了解,询问的侧重点是这方面。他们都表示没有见过死者,当然,当时我们并不相信老李、小李关于死者离家的说法,没有人看到也符合预期。”
“从张城民一个人准备了比较丰盛的中午饭、年夜饭两餐饭,晚餐邀请叶爱才到家聚餐,加上期间小孩子的多次进出,张城民恐怕不具备把死者请进家中杀害的时间。另外,说到直觉,我相信二楼这两户都不会是凶手。”
“三楼的访谈是我们两个去的。”柳园园警官接过了话茬。
任平伟组织警员回顾了一下初一案发时对一号楼二单元住户的访谈情况。
接到报案后警方最先接触的是一楼刘老太一家,就在楼下疏通下水道的现场,刘老太正在介绍这里面看着像人肉的时候,已经有人惊呼“手指、手指”,出现场的两名警员赶紧呼叫支援,同时试图疏散群众,建立警戒线,这时候,已经有人认出手指上的戒指。如今已经少有人常年带着结婚戒指,这更使人注意到梁丽永远带着戒指的手指。
正是由于第一时间确认了死者,死者的家自然嫌疑最大,警方第一时间办理了搜查证,率先进入李家检查。检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
出于证据收集和还原案发经过的需要,老李、小李被带走后,专案组还是安排了几组警员对案发当日在二单元居住的住户做了逐一入户访谈。
刘老太一家都在家,对她家的访谈主要是听刘老太讲述发现下水道堵塞的经过,由于二单元下水道堵塞不止一次,刘老太已经熟悉应对流程。第一步肯定是挨家敲门通知楼上住户暂停用水,尤其是不要冲马桶,这个爬楼梯的活,刘老太是安排刚满十周岁的小孙女去干的。小女孩聪明伶俐也带着点淘气,事发不久,她很清楚记得挨家挨户敲门的情形,二楼有她一起放烟火的小伙伴,门一敲就开了,传了话之后还得了一口袋糖果。三楼家里没人是奶奶说过的,路过的时候也顺便锤了两下门,就跑上四楼了,到四楼时候有点喘,敲了两下门没什么动静,就跑去五楼,她知道见过五楼的伯伯,她不喜欢这个伯伯,或许是因为五楼的伯伯不像别的住户,别的住户见到她都会都愿意跟她说几句话,有的还送她糖果逗她玩,就连四楼不爱说话的伯伯见到她也会笑眯眯的打个招呼。只有五楼的伯伯见到她也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冷冰冰的。五楼她只是敷衍的敲了两下就跑下楼了,路过四楼的时候又敲了一遍,没有等人下楼就跑下去交差了。
因为当时已经确定嫌疑人为李家父子,对居民的访谈主要集中在是否听见异常的声音,在案发前后在何时何地见过李家父子,三十当日有没有见过死者这样的问题。如今任平伟要求当天访谈的警员重点回忆三个方面,一是细节、二是家里的环境、三是当时的感觉,也就是作为一名警察,以警察特有的直觉,当时有没有感觉到某种异常。
“刘老太家没什么异常,老太太相当热情,端茶倒水的,还特意领我们看了厕所,早晨冲水时发现下水道堵塞,刘老太家的马桶溢出一些污水,好在量不大,倒没见有人体组织溢出来。后续法医要收集人体组织也考虑有人体组织从她家马桶溢出的可能性,所以对她家洗手间也去检查过,因为考虑溢出来的人体组织可能颗粒比较小肉眼不容易发现,用过鲁米诺试剂,并未发现洗手间地面和马桶有荧光反应。虽然当时主要是验证一下人体组织有没有反上来,并不是按照检查犯罪现场的方式那么严谨,但刘老太家的洗手间是第一现场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刘老太家的马桶肯定没有冲过人体组织。”当时到刘老太家的赵警官说道。
“她家厨房门开着,台面上还放着几盘菜,估计是三十晚上没吃完的。看上去也不像杀人分尸现场。当然卧室没有去看。刘老太一家的表现很配合,也很正常。从我个人的感觉上看,她们家没什么嫌疑。”赵警官补充了一句。
二楼两户都是由陈焕良警官与搭档做的访谈。
“张城民夫妻都只有三十出头,孩子刚上小学。现在住的房子本是当初分给张城民父亲的,张城民结婚后搬到江边新建小区生活,毕竟老区教育资源有优势,去年为了孩子上学,张城民跟父母一商量,干脆换着住,刚好父母都已退休,江边环境优美也更适合养老。现在住的房子正是张城民从小生活的地方,跟左邻右舍都熟悉,尤其对门叶爱才,原本是张城民父亲的老领导,两家一直交好。三十一早张城民就请叶爱才到家里一起过年,叶爱才不愿意麻烦年轻人,推说自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架不住张城民一再诚意邀请,就说好只是一起吃个年夜饭,热闹热闹。张城民也就叮嘱老人午饭也不必烦心准备,自家有现成的,中午送过来简单吃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