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三国之霸天下 > 第84章 月夜揽才

第84章 月夜揽才(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奉一听,不好,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没想到自己忽悠郭嘉的一席话竟然使得田丰竟然有了这种想法。

于是,杨奉佯装怒斥道:“符皓此言差矣,符皓既知天下大乱将起,百姓将再处于水深火热,更是应当挺身而出,为社稷,救黎民,消除乱世,方不负男儿七尺长躯,岂能轻言老死家中之语。若天下有志之士皆因一时失落而轻言放弃,试问谁来拯救天下万民,此乃误国之道,符皓真是糊涂。”

郭嘉心头暗暗吃惊,首次发觉杨奉此人绝不简单,竟然能将天下大事分析得精确如斯,并对朝中之人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郭嘉才发现杨奉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一表人材,眉宇间隐有王霸之气。此人日后至少成为一方诸侯,郭嘉打量完后,不由心中暗自赞叹。

在郭嘉打量杨奉的同时,杨奉也是双目注视着郭嘉,仿佛能看穿其内心世界一样。看得郭嘉心中发毛,眼珠不禁乱转,看得杨奉暗暗好笑,自己就是要让他对自己有着强烈的直观印象,给他留一个强烈的震撼,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慢慢的,在杨奉凌厉目光的注视下,郭嘉感觉就不如杨奉那样轻松了。刚开始还好的,可后来觉得杨奉的眼神好像能透入自己的内心深处一样,自己就好像赤祼祼的站在他面前,弄得大气也不敢出。

此刻的郭嘉心中却是千头万绪:为什么自己不敢和他对视,他的身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霸气,难道他就是结束即将到来的乱世的霸主,难道师父一再嘱托自己下山后一定要投靠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人,只有找到这个人,自己的一身本领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难道这个人就是他,而不是袁绍。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间,郭嘉只觉得心乱如麻。

杨奉道:“张让、赵忠之辈难道不是皇上之父母?试问十常侍不除,天下有何来太平?”

郭嘉笑道:“此事倒也简单,大将军何进同十常侍势同水火,必然会想办法将他们一一铲除,杨大人若是担心此事,倒是大可不必。”

杨奉反问道:“奉孝认为以何进一个屠夫的能力和十常侍相比,谁高谁低?”

郭嘉沉思一会道:“论谋略和心计,何进或许比不上十常侍,然而何进的下属大将军橼袁绍,乃四世三公之后,素有谋略,有袁绍相助,何愁十常侍不灭。”

杨奉听后哈哈大笑,心中也明白了历史上的郭嘉为何先行投靠了袁绍,原来就是看中了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杨奉道:“奉孝怎可如此愚钝,袁本初岂是能成大事之人?”郭嘉一愣,随之涨红了脸问道:“何以见得?”

于是,不敢再在此停留的郭嘉就以天晚为由,向杨奉告辞道:“今日天色已晚,杨大人日间也曾厮杀半日,想必早已劳累,还请早些休息,嘉明日再与杨大人促膝长谈。”话完便拱手道别,杨奉也拱手相送。

在目送郭嘉的身影消失不见后,杨奉忽然回过头向着身后的大树喊道:“符皓兄久读圣贤书,岂不闻孔子曰:窃语者为耻乎。”

一会儿,只见满脸通红的田丰扭捏地从树后慢慢向杨奉走来,边走边向杨奉解释道:“杨大人恕罪,丰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在上茅厕的时候路经此地,偶然听到奉孝与杨大人在此言谈,又不愿打扰二位,所以才藏身树后。”

茅厕是在后院的左侧位置,这里是前院,分明就是有意偷听,竟然连编个理由也不会。但杨奉知道田丰此人性刚烈,也不揭穿,便不愿继续追究这个话题,于是道:“方才杨奉胡言乱语,倒教符皓兄见笑了。”

田丰一听,急忙肃容道:“田丰自以为对天下大事把握甚深,并有一颗报国之心,只是看不惯十常侍乱政而弃官归隐。此次见张角之乱已平定,天下大乱即将开始,田丰便想再次出山辅助一明主,救黎民于水火。然而听到杨大人的一番话,才让田丰犹如醍醐灌顶,方知自己不过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望井观天,竟然妄自尊大,实在是惭愧之至。明日,田丰就归乡苦读,老死家中,再不提出山的事情。”

杨奉嘿嘿一笑,道:“袁本初虽然树恩四世,历代公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倘若登高一呼,收豪杰以聚徒众,确实很有可能成就霸业,然而袁绍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本;若担任一方郡守,也许会很称职,但若要承担拯救天下的重任,成就霸王的不世基业,难!”

说到这里,杨奉顿了顿,继续言道:“且袁绍虽然身为大将军橼,正因为其是四世三公之后,深得何进猜忌,所以袁绍并非何进之心腹。奉曾听说,何进进身之前,曾受过西凉刺史董卓的恩惠,此次密谋诛杀十常侍,何进既要诛尽宦官,又要提防袁绍,只能以皇上名义下诏令诸侯进京勤王,首选之人必是董卓无疑,这个董卓才是何进的心腹。然而,消息一旦泄漏,不等董卓进京,十常侍必然先行发难,先杀何进。何进死后,又有何人能够牵制董卓呢?”

郭嘉是第一次听到董卓之名,不由问:“董卓是什么人?”

杨奉道:“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此人生性残暴,好渔色,野心勃勃。中平元年,董卓迁中郎将,讨伐黄巾,军败抵罪。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韩遂。此刻正在西凉同韩遂等人相持。”

“董卓早有异心,若得何进相召,必然以进京勤王为由,统兵入京,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把持朝政,混乱朝纲。”杨奉继续侃侃而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