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章(第3 / 3页)
高佳氏这样想着,对弘历和她之间的爱情心生绝望,对富察氏更恨起来。若没有富察氏,她的女儿根本不会疯,她的弟弟根本不会死!
小康见火烧的差不多旺了,便快乐的泼了油上去。
将皓祯是假世子的消息透给了因高恒之死而愤怒万分的高家。
这一下是彻底炸了锅了。
乾隆这几日一怒再怒,这次终于咆哮了。幸而高家还知道此事事关皇家家丑,递的暗折进来,乾隆看着折子上的内容,又想到承乾宫中疯了的兰馨,将炕几上的折子全部扫到了地上,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命人杀了硕王府一家。
接下来,过年时的朝廷果然充满了火药味。高家占着理,毫不手软的接连炮轰硕王,然后又指桑骂槐暗地讽刺傅恒这一支,更是参了富察氏年轻一辈,斥其荒诞放肆不堪大用无有有用之人,说的富察下一代中好像全部都是皓祯那样的纨绔子弟,且高家还暗中派人在市井之中谣言富察家年轻子弟的各种顽劣行径,其中有真有假,一时之间,富察家后辈的名声坏的如同过街的老鼠一般。
那引起事端的硕王爷更是一日三降,最后乾隆将其降到镇国公不说,还夺了皓祯的世子封号,命人带兰馨回宫小住。又不知哪个御吏跟风,参硕王不慈,声情并茂的讲述了硕王二儿子皓祥在王府中爹不疼嫡母不爱无人尊重的可怜处境,乾隆一个脑抽,竟将皓祥给过继了出去。对此,指使那御吏的多隆表示很满意。
富察皇后面对富察家现在的境遇有些慌了。她现在膝下仅有一个女儿,无子,最大的依靠就是富察家在朝中的势力了。富察皇后可不跟羽瑶似地,有一个不求着皇帝也能过得很好的家族,乌拉那拉上一辈已经出了个皇后了,这一辈又有羽瑶在宫中,膝下有子有女。于是,乌拉那拉家心态很好,人根本就不求乾隆什么事儿,没有这一代皇帝的倚重也好,省的树大招风盛极必衰。
于是,适时的,康熙将高恒在江淮任职时贪污巨款和买卖官爵的事情让皇后知晓了。皇后知道,就等于富察家知道了。
年前的朝廷就乱的跟马蜂窝似地,富察家开始奋起反抗了。参凑高恒的折子一出来,乾隆就立刻大怒了,什么也没说就直接将高恒下了天牢,并且命刚返朝的傅恒去审。
可到底是家丑不可外传,乾隆按捺下了心中的怒火,对当初推荐这个皓祯的富察皇后升起了一丝厌恶,为了争宠,为了打压高氏,竟将如此下作的手段用在皇家公主身上,这富察皇后真真是个心胸狭小的!
这边才下了命令,那边康熙就贴心的将证据证人什么的打包齐全转手给了富察家。时间快的,高佳氏才得到消息还没想好办法的时候,傅恒就因证据确凿已经结案了。
傅恒怀着颗七上八下的心,报给了乾隆。乾隆可以说是震怒不为过,便要诛高恒,大学士傅恒连忙求情说高恒罪不至死等等。毕竟,万一这高恒真的死在自己手中,这富察家与高家就彻底结下仇怨,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了。
乾隆挑了挑眉看着傅恒说:“贵妃的兄弟犯罪不赐死,那么皇后兄弟犯法,当奈何?”
傅恒当下战栗,不敢言,只默默跪下行礼告退,便去宣了高恒的死刑判决。
高佳氏闻听后,又是一口心头鲜血喷出。她捂着脸,心中绞痛万分,兰馨疯了,弟弟死了,弘历身为君王虽有真心但仍是以国家为重,就算是自己……若是挡了弘历的路,估计也是难逃一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