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猫好难啊[系统] 第43节(第2 / 5页)
最有趣的是,此时恰好有一名道士上山,他和两只动物交错而过,下意识转头,似乎在疑惑它们嘴里的……会不会是自己观里的签?可人又不能喊住动物,因此这抓拍的一幕显得搞笑中充满故事感。
评论里很多人在问这是在哪拍的,游客带了相机,因此拍摄得分外清晰,他回复了地点,恰好,前段时间落凤城的热度还没过去,得知就是落凤城的青山观,还有人玩笑道:
【“连猫和乌鸦都要去求签,想也知道青山观的签有多灵验了!”】
刷到这条的青山观小道士:“?”
观里的热度莫名上来,他也不可能当做没看见,哭笑不得地把今早拍摄的照片发了出去:“他们根本不是来求的,是来抢的,我这里抓住了一只犯罪嫌疑猫,发出来给大家看看他的可恶嘴脸[图片][图片][图片]。”
它随手切走了两个属于人类的大型机库,默默修改数据,黑入了人类常用的软件网络,调整了某些视频推送的计算方式,把《龙崽》这个视频安插了进去。
虽然人类总说“大数据真可怕”,但被大数据控制中的他们又的确会按照数据的安排去行动,很多自媒体人也正被数据裹挟着——只要他们认为推送这个视频会有收益,并发现其他人也在推送,那么他们就会这么做。
就像是A认为B推了那我也推,B觉得A推了那我也要推,而系统只是同时告诉AB对方都推了,数据的流动就完成了。
它看了眼正在给猫喂食的幼崽,打了个无声的哈欠,又从后台翻出了“自留地”的数据涨幅报告:人类已经用事实证明,短视频的爆光比长视频要更好,短时间内图片(尤其是表情包)的转发率比文字要高,所以系统安排了几个曝光计划,在一座城市里彼此发酵,然后选出其中最高的那个,推送给了它看好的博主。
半个小时后。
几张图片分别是一大早被倒翻的签筒,被猫赃俱获揪起来的燕子——下面就是蒲团,被迫抱着“我错了”的纸板趴在蒲团上,对着三清像打瞌睡的燕子。
看得出来犯罪嫌疑猫毫无愧疚之心,睡得很香。
很快,发现热度的营销号把几张图都截了一下,开始第二轮转发,但这次营销号狂轰滥炸,只带了落凤城青山观的字样,已经没最初拍照片那游客什么事了。
系统又默默地把几条特定内容推送给了落凤城文旅局宣传部负责人。
落凤城内,一名游客打开新梅APP,大声“我靠”了一句:
“我今天早上拍的照片居然三万转了!!”
游客点开APP自我欣赏,并对着好友发出“我不是要火了吧”的震惊发言,而他的个人账号上最火的,正是两张抓拍的照片——
第一张,在天空中只有一点微光照耀的情况下,一只玳瑁正踏着登嶂山的护栏徒步上山,它戴着项圈,而它的身旁,一只乌鸦飞得极低,脖子上系着个红色的小围兜,嘴里还叼着摄像头。
第二张,天空已经半白,乌鸦叼着木签,放大看能看到那是求签用的签子,撒金色的“上上签”二字恰好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而玳瑁猫嘴里甚至叼着三根——两只小动物没有再走栏杆,乌鸦飞在玳瑁猫的正上方,压低翅膀,而玳瑁顺着青石台阶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