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西行前夕(三) 她愤怒于……(第3 / 3页)
“母妃,有的人得不得罪都一样。我们手里的东西他们想要,我们又不会给。早晚有一天会撕开面具,与之决战。”
“在翻脸之前,在我们还没有寻到新的出路之前,为百姓做事未尝不是一步棋。”
今年七月黄河大水,国库空虚,调往河南赈灾的粮食也被太和知县贪了个一干二净。这些人活不下去了,就从河南逃到了北京来。他们觉得天子脚下,皇上自然不会看着他们被饿死。谁知京兆府尹怕有碍观瞻,他们一进北京就被拦在了永定门外。后来实在饿的受不了,难民们联合起来硬闯了进来。
李令仪看见熙攘人群中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扯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儿,当街磕头乞讨。那男孩儿约莫两三岁的样子,眼睛大的快要暴出来了,头也很大,四肢却异常纤细。
李令仪沉默着将老奶奶的水煎包全部买下,送给了那对母子。
那女人千恩万谢之后抓起一把水煎包连吞了几个,忙回身往儿子嘴里塞。闻声而来的其余难民一哄而上,幸亏茶茶手疾眼快,拉着她跑出了包围圈。
李令仪两世为人皆非常幸运的活在和平年代,被保护的极好,没有劳其筋苦,也没有饿其体肤。那一天,她第一次见到活在这清平盛世阴暗面的人。也第一次知道,饿肚子的人是没有尊严与体面可言的。
“你那几个哥哥,你不会觉得他们是什么善男信女吧?你以为你的小伎俩真的能拢住他们?”
“索性今个儿就跟你挑明了,他们看中你、对你好,不全是因为你嘴甜面善、做事圆滑。而是因为你的外祖父有钱,你的舅舅有兵,你的母妃没有儿子!他们对你好,是因为想要拉拢你外祖家!”
李令仪不是傻子,自然能看明白这些。可是她不去肃贪,她就会死啊……
这些又不能明着说,李令仪就着跪下的姿势,无力的坐到了自己的腿上,神情颓丧。
“我们本是站在岸上的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下去淌浑水呢?”
她既悲哀又愤怒。
她悲哀于拥有共情那些饱受苦难劳苦大众的能力,却没有帮助他们的本事。她愤怒于为官者不仅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反而是生民苦难的根源。
何其悲哀,何其讽刺?
后来李令仪如小丑般,灰溜溜的回了宫。她没有冲冠一怒砸了京兆府的衙门,她也再也没去过骡市大街和米市口。
时间过了很久,久到她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了那天的事。可此时乔淑妃质问她为何要去趟浑水时,她竟无端又想起了那一天。
李令仪抬起头,眼睛望向窗外,视线仿佛穿过一道道红墙看到了永定门外的世界。
“母妃,你见过饥民吗?”
那一日她出宫闲逛,逛到了永定门以内的骡市大街、米市口附近。一向富贵繁华的北京城,不知何时涌现了一批乞讨的难民。
他们头发凌乱满脸污泥,破破烂烂的衣服挂在瘦成骨头架子的身上,显得空空荡荡的。他们个个神情麻木,只有看见吃的时一双眼睛会冒绿光。
卖水煎包的老奶奶说他们都是从河南来的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