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赴韶华 > 第162章 不回

第162章 不回(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没想到,朝中不提,外戚还是有操心的。

这北国使臣提出的置换质子的第一选择,就是再行和亲,北国也有年龄合适的皇戚公主,他们太上王甚是喜欢。

“哦?”我不自觉着挑了挑眉,若他们使臣不提,我差点都忘了北国是个并非只有君王的国度,君王之上,还有太上王。

听说当年这太上王是个冷血之人,亲子皆可杀之,有蛮人的勇与狠,但无智,所以为君王二十年,却并未留下多少政绩,反而因为暴政和残忍,留下了许多骂名。

这导致了北国当初虽不过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内部曾矛盾激化,民众对他的不满情绪高涨。

可知刚满十二岁时,已有大臣上书启奏,皇上或可先成家后立业,“立后六宫”也是天子之责。

况先朝幼时登基的皇上,无一不是早早便册立皇后的。

以便减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皇家宗嗣之匮乏,比如皇室、外戚的政治需要。

我自笑之。

可心中虽嗤之以鼻,却也知他们并非言中无理,虽不乏私心成分,但大多数都有着历朝历代所经历的担忧,便未斥之。

好在他儿子多,便不得已为平息怒火提出退位让贤,在一年的王位争夺中,由那有勇有谋的邱林裴任了新君。

继而邱林裴在短短三年内收复周边多个小国,在势力不容小嘘之时,又与我大辽以和亲和交换质子之名义达成盟国。

但……它北国有怎样的故事,我倒不太关系,我只关心吉宁过得好就足矣。

只道立后六宫既是重任,更该严以待之、慎之而行,不仅要考察家世清白,更要考察女子之贤德人品,还要相貌端庄,甚有需考量的诸多政治因素。

动荡时期因需而焦急便罢了,繁盛时期就更要谨慎,更需时间考量。

不可召年纪过小的妃嫔进宫恐只顾玩闹荒废皇上学业,更不可选权势殷厚之女子以致皇上分心,不如待皇上束发,或成人之后有了自己的主意,再行定夺。

可知也随之表示,自己不至真正的盛世,便无心立后纳妃之事,众臣莫再提。

自此,朝中便真的,无人再提及此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