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浒铁血英雄传 > 第八十三章:引蛇出洞(上)

第八十三章:引蛇出洞(上)(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宋人把经过“烧”法加热处理的酒称为“烧酒”,这种“烧酒”并不是后世的蒸馏白酒。二次蒸馏技术要到南宋朝后期才从西域流传入中国。

米酒的颜色,黄色胜于绿色,琥珀色胜于黄色。至于红色,那是因为酿酒时加了红色酒曲,其实味道未必胜过琥珀色,典型的代表就是女儿红。

药酒,其实是一种配制酒,在没有二流蒸馏技术之前,宋代的酒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顶峰,既然酒精度数无法提高,那就在一些味道和功用上,出现了许多奇思妙想。药酒大多以谷酒和米酒为酒基,加入动植物药材或香料,采用浸泡、掺兑、蒸煮等方法加工而成。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供人们节日饮用的屠苏酒、椒柏酒、菖蒲酒、雄黄酒、菊花酒、茱萸酒等节令酒和滋补养生酒两大类。

店内有几张粗犷的木桌,一些结实的木凳。三人挑了一桌坐下,小二先搬来一坛酒,三个大海碗,端上一盘熟菜,三人边喝边闲谈。

宋时的酒种类繁多,在东京汴梁,各大酒肆,有名的酒有剑南春、女儿红、竹叶青、杏花村、玫瑰露、玉冰烧、绍兴花雕等等。

除了那些大酒坊做的名酒,还有各地乡村野店自家酿的散酒,更是数不胜数。

而以原料来区分的话,又可分为谷酒、米酒、药酒和果酒四大类。

谷酒,是中国发明时间最早的一种酒,相传是黄帝时代发明的,主要原料是五谷杂粮,其中尤以谷、高粱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杏花村。

晁冲、时迁、黄信三人去查看了一番东边李家庄的情况,下山而去。

查探了一天,下山之后,天色已晚,看见前面一所靠溪客店,前临官道,后傍大溪。数百株垂柳当门,一两树梅花傍屋。

晁冲三人进入客店,小二看见赶忙过来搭腔道:“三位客官可是要住店?”

黄信出面道:“天色已晚,自然是要住下,你们这里可有单间?”

小二笑道:“乡村夜店,哪里比得了城中客栈,没有单间,只有一大间通铺,可容纳十五六人,倒也便宜,一晚三十文钱。”

谷子碾成小米,小米与高粱一起酿出的酒,颜色发黄,所以一般被称为黄酒。由于酒醪中酒精浓度达到20%以后,酵母菌就不再发酵,因此酿造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8%左右。到了后来二次蒸馏技术传入中国,酒的度数才逐渐提高到了20%以上,酒的颜色才变成了白色,后世常用白酒来代指二次蒸馏的酒。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喝酒都喜欢用大碗的原因,与喝啤酒对瓶吹是一个道理。

米酒,顾名思义,就是用大米做原料制作而成的酒。典型的代表就是绍兴花雕。酒香浓郁,颜色分为绿色、黄色、琥珀色、红色。

米酒颜色变绿的原因是酿酒时未能保证酒曲的纯净,以至制曲及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其他微生物,导致酒色变绿。所以绿色的米酒质量最差,但却是最普遍的,古代成语:灯红酒绿,指的就是米酒的颜色。

到了宋代,制酒技术提高,刚发酵出来的酒液,称为生酒,为了进一步除菌,人们发明了生酒加热处理技术,以控制酒中微生物的继续反应,给生酒加热处理有“煮”和“烧”两种方法,煮酒法采用高温沸点灭菌,烧酒法采用低温微火加热。

黄信看向晁冲,晁冲点头道:“走了一天,人困马乏,就这里吧。”

小二赶紧将三人的马匹牵到后院马棚,上好草料。再回到客厅时,

黄信掏出一贯钱,对小二道:“我们三人住下,剩下的钱去弄些饭菜来,若有多余,便是赏你的。”

小二大喜,道:“客官果然是阔绰人物!我们店中灶火已熄灭,小的这就去生火做饭,炒几个青菜来。店中有自家酿的酒,也给客官搬一坛来。”

黄信点头道:“如此甚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