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55节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55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是,陈云州组织百姓修通了前往庆川的马路,道路坚固不输官道。

……

文玉龙着重强调了第一点,阐述了庐阳县安置流民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工代赈,既能解百姓之困,又能开垦荒地,增加以后的田赋收入。

他认为这是非常有用的办法,可向各州县推广,以后若遇灾害各地可按庐阳的办法解决。先向当地富商豪绅借粮,其后朝廷用一部分田赋偿还这笔粮食。

如此一来既可快速安置灾民,又可省下朝廷赈灾银钱粮食的开支。毕竟大批粮食运往灾区的路费、期间的损耗都是个不小的数字。

第四本《手工机械理论》,这是个教人做手工机械工具的指导书,比如纺织机、打谷机、脱粒机等等。虽然上面的都还是手工机器,但对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四本书都非常实用,也是目前庐阳县所需要的, 但贵也是真贵。这次买第一本十万拥护值,第二本加十万,第三本再加十万。

至于先买哪一本,这个由陈云州选择。

陈云州看得直咋舌,暗骂小助手是个黑心奸商。四本书竟要卖一百万拥护值。

现在他总共都才三万多拥护值,这已经基本上将庐阳给撸秃了,还请了外援,别说百万了,十万拥护值都很难。

没错,他把陈云州救济流民的粮食说成了借乡绅的,以此恳请朝廷今年减少一部分他们几个县的田赋用来救灾安置流民。

杨柏川觉得这主意甚是不错,也决定插一脚,跟着上书,他们庆川这次跟着桥州也受了灾,还涌入了不少流民,这些都是要花银子的。

若是不诉苦,朝廷肯定会原封不动地让他们按照往年的标准缴纳田赋。

他写信是邀请陈云州一块儿上书。

莫非只能升职加薪,换个更大的平台才能获得更多的拥护值?

就在陈云州为了拥护值苦恼的时候,转机忽然出现了。

杨柏川写了一封信给陈云州,告诉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文玉龙向朝廷上书,给陈云州请功。

一是,陈云州帮忙安置桥州流窜过来的流民。

二是,庐阳县大力开垦荒地,效果显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