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464章 火爆

第464章 火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第二就是进士一般都是直接进入学部作为编修,起点高的同时也容易好高骛远,希望候补到天京周围的实权官职,反倒是同进士,只要有地方空缺知县,都会填补上去,而儒家修行与安民之法息息相关,一个学部编修反倒是比地方知县修行得更慢。

不过即使这样,进士们仍然鄙夷同进士的出身,同时不愿意纡尊降贵,即使候补知县,也会尽量选择天京周围的县,而不会选择穷乡僻壤之地。

“这天下到底是要出圣人啊。”

天京交易所一处围起来的小院,张三摇头晃脑地喝着酒,听着外面的人高呼圣明。

他的对面,一位身穿着青色同进士服的年轻士子打断道,“张兄,是圣皇。”

张三看向对方,嗤笑道,“你科考的时候不懂咬文嚼字,所以只是同进士,怎么在我面前倒是学会了咬文嚼字不成,我可没官赏给你!”

身穿同进士服的士子天庭广阔,眼窝深凹,眉弓略带困相,听到张三的话,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人说话还是和以前一样冲。

但今天大夏圣上的《明己诏》一出,好像是坐实了这件事。

带着这种想法,众人继续阅读后面的报纸,上面简述了墨石案的起因,过程,判罚,从圣上的《明己诏》到兵家各个大将的问责诏书,再到地方世家贪污人员的抓捕抄家流放,涉及人数数万人,收缴钱财六百万两白银,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白银未被追缴,以对方的实业作为抵押。

一项项判罚下来,涉及方方面面,即使没有像以前一样大开杀戒,但是每个涉及的人员都有判罚。

最为重要的是墨石案在后面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而言,这就是已经能够接受的结果了。

很多时候百姓们争一个对错,不是说要精确到每个人担几分责任,天下事太复杂,没人能够准确把握好这个度,但百姓们仍然希望天下有一杆无形的,公正的道德标尺,能够赏善罚恶。

“这科考对于我等不过是敲门砖,我已经进入了门内,张兄在门外,还在意进士和同进士的区别吗?我今日是来引你入门的。”

高文灿反唇相讥道。

这也是大夏朝廷的常态,虽然进士比同进士出身要好上一级,但是历来担任宰府的人,反倒是同进士比进士更多。

后来儒家也专门研究了其中的道理。

得出的结论有两点,第一就是同进士录取的人数是进士的十倍。

现在墨石案结案,从上到下,大夏圣上连自己都没有包庇,周家连嫡长子都因罪请辞,这就是最好的标注,有的时候他们仅仅只是需要上位者一个态度。

“陛下圣明啊!”

有老学究读完文章,忽然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玉京山的方向叩首。

他这一拜,顿时让周围人唏嘘不已,大夏圣上能够醒悟自己的过错,这对于百姓而言,已经是极好的事情,更何况在后面还有周铁衣这种贤臣给出解决方案,并且有效实施。

对于这一点大家毫不怀疑,如今天京交易的几支股票,都和太行山的煤,铁,墨石有关,百姓们从中现实地得到了利益,这就是对这个案子最好的结案,远比杀几千上万人更来得实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