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迷糊一刀(第1 / 3页)
李智云想了想,当即说道:“道长你写方子出来,我让我的人去找药铺子买。”
“那好,我这就写方子……我这个药方子叫芙蓉膏。是从我师祖那一辈传下来的……”
边说,他就边把方子写了出来。
清平道人接到李智云的信,一大早也真的到营地来了。
李智云很热情的接待了他,开口拜托他帮忙弄些药物,治疗自己的士卒。
清平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他一答应下来,就走到临时搭建的治疗帐篷里查看伤者。
搭建这个帐篷也是李智云提出来的,把伤者集中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自己蜷缩在什么角落,这样可以便于对伤者进行管理。也可以及时的进行伤口清洁处理和防止感染。
李智云知道自己没有本事在隋末就制造出“青霉素”,因为自己确实不懂生物工程,而只能依靠中医药的力量。在无法获得抗生素的情形下,受伤后士卒的死亡率一定会很高,他也只能祈祷。
第二日,先是从扈县城外,就发现有老百姓渐渐现身。
这些百姓在确定义军并没有什么野蛮举动后,渐渐的就开始试探着要回归到自己的家园。
义军打开城门,让老百姓们入城。
城内躲起来的人也都从藏身之处,逐渐走了出来。
其实,关中的百姓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战火,但隋朝一直是府兵制,抗击突厥和远征高句丽的士卒,很多都是关中子弟。
寄希望于古代中医药有其不凡的一面,既使能够降低死亡率也是好的。
清平一个个翻看着这些士卒的伤情,有箭伤、刀伤、烫伤、贯通伤、残肢……因为气温高,有的伤口已经在开始红肿发炎,有的已经开始出现化脓溃烂……
清平满面戚容,说道:“这些刀伤我也没有现成的药物,得将军派人去拣配才行。”
高惠通其实之前也看过这些受伤的士卒,也是苦于无药。
“老百姓好像都回来了不少,兴许我们在城里能找到一些药。”
隋军精锐骁果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支精锐几乎全是关中子弟。而后来,也正因为关中子弟恋家,他们因为远在江都,以为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家乡,才随宇文化及反了隋炀帝杨广。骁果军一路杀回关中,在童山之战中与瓦岗军几乎玉碎。十万骁果军绝大部分都死在了归家路上。
所以,这些老百姓对战事并不陌生。也眼见着到处有义军起事的传闻,也都想到可能会有一天故土陷入战火。
老百姓眼看着城墙头上飘着的“李”字旗号,心里都在嘀咕:说李氏当为天子,看来真还像这么一回事。
城内也到处能看到义军贴的安民告示。义军被严令兹扰百姓,军令如山。
所以,城里老百姓一开始的小忐忑、戒备心态也就慢慢放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