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6 章(【捕获元稹】...)(第4 / 5页)
推荐小说:
元稹也点了点头,笑道:“我先带回去看看,明日若是得空便过来拜访。”
霍善见他要走,忙又再次追问:“你还没说你的朋友们现在在哪呢!”
这不是要急死苏轼吗?
元稹笑道:“乐天和梦得如今都在洛阳,想要见他们可能得到那边去寻了。”
白居易也是今年年初才申请病休,去了洛阳养病,而刘禹锡也同样在洛阳任个闲职。
霍善道:“对啊,我的一个朋友很想认识他们。”他想到读书人都爱以会友,当场打开自己背着的小药箱,装模作样地在里头扒拉了一会,扒拉出本《东坡集》的小册子替明天才能过来的苏轼转交给元稹。
这里头都是些苏轼的得意之作!
元稹虽然因为曾与宦官交好而饱受时人非议,平日里却也有不少人带着自己的诗集子向他行卷,对此倒也不觉稀奇。不过那整理成册的书一入手,元稹就察觉不同来。
行卷之所以叫行卷,自然是因为时人爱把书写在一张长长的纸上,待墨迹干了以后装帧起来卷做一卷。
也有人爱像折经书那样把它折起来,瞧着方方正正的。
东都那边向来都是年迈官员(或者受排挤官员)的养老之地,他们平日里倒是可以凑在一起喝酒赏花、往来酬唱。
元稹比他俩小了七岁,才刚满五十岁,总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服老任老。
对于在朝为官而言,五十岁还是很年轻的,毕竟按照规定来说官员可以七十岁才退休。
这不是还有二十年吗?
他想再做点什么。
只不过霍善递过来的《东坡集》一入手,元稹便觉出不同来:这装帧虽也是方正得很,却并非折经装,而是线装的书册,翻阅起来非常方便。
元稹问道:“这是你朋友自己做的书?”
霍善想到这玩意是苏轼发过来的,用的也全是他自己的字迹,点点头说道:“对!”
元稹道:“你朋友也在这里?”
霍善道:“他明日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