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 第73章 改制

第73章 改制(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北上南下如此就累计动用了八十万大军,如此还能继续,后续又征召七十多万人修建陵寝宫殿。

如此就已经一百五十万人之多,而后还不罢休,后续又征募三十万人修建长城。

此后面叛乱,更是临时动用了数十万劳役编入军队抗击,近两百万人的动员,几乎是征召了全国所能动用的适龄男性,这放在其他朝代上,罕有能做到的。

可以说后续的一两千年里,无数朝代的制度都是在秦朝制度下的框架下修修补补,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

当然赵铭也可以选用其他朝代的制度,之所以选用秦制,只因秦朝的军工制很符合当下。

谁能挡住赳赳老秦?

以一国之力覆灭六国,可以肯定秦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战争潜力十分恐怖。

赵铭现在需要的是什么?自然是战争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刺激士卒的好战之心。

除了这些,赵铭还制定了一套管理机制。

首先是军政分开,但政治架构,赵铭则是按照了秦制。

为何是选用这个制度,而非后世更先进的制度?

无他,主要是伟人说得好,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更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只有适合当下的制度。

后世的制度固然好,但那是文明社会下的制度。

商业他可以发展,但整体下还是需要以秦朝的军事化制度为核心,打造出一个半农半军事化的环境。

要知道,从秦孝公时代的短期变法开始,秦国人口就从40万户增加到100万户,人口增加一倍还多。

而在战时能动员的兵卒更是数倍于他国,而且秦国可以一次败,多次败,因为全民皆兵。

高效的动员能力也是秦朝制度的一大优势。

统一六国后,能火速征募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更是能短时间征召五十万大军南下建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可现在大乾是个什么情况?

说得好听是个国家,说的不好听就是一群犄角旮旯里的贼寇,时刻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沿用后世的制度,不是说不好,而是完全不可行。

其次,秦朝制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算是后世的制度也是有沿用一部分的。

老祖宗多聪明,相当于几千年前就给后人打下了一个模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