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 第159章 播州好地方啊

第159章 播州好地方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播州这群土人,在赵铭看来颇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两广云贵之地。

吃苦耐劳,好勇斗狠,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之所以结束,还是因为秋收了,大伙都忙着回去秋收呢。

而戚帅对义乌人的评价是,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光凭这点,赵铭就知道,征兵分两种,一种是彪勇横霸之辈,一种则是身家清白的良善之人。

前者适合出精兵,且擅长破阵,后者都十分平均,更适合大规模集群作战。

而戚帅所在时代的江浙地区,富裕者富得流油,穷者又穷的就剩裤衩子。

这水西罗氏想巴结秦相爷,无非就是想减轻一下徭役负担。

毕竟这些土司人口真心不多,每年还须填进去这么多人,如何够用。

偏偏土司之间相互博弈,人口就是土司的底气,今年人少一点,底气就弱一分,迟早会被其他土司吃的连骨头渣滓都不剩。

但朝廷不重视,他赵铭重视啊。

这些土司出来的人,全都是最能吃苦的。

且宗族地域观念十分浓重,全都是一群刁民,也是刺头。

这点在后世同样如此,新兵训练时,教官最头痛的是那些刺头,最喜欢的也是那些刺头。

刺头出尖兵,这点确实是真的。

但这种刺头绝非那种影视剧那种无脑硬顶长官的刺头,而是真的有本事有能力,但十分膨胀的刺头。

当然一般来说敢炸刺的有点能力,不然教官教你做人。

据说戚继光时期,戚家军很多都是江浙兵,尤其是义乌兵。

原因很简单,据说是戚帅路过义乌时,发现两拨农民在发生大规模火拼械斗。

这事儿官府都不敢出面,后来打听得知,原来这地儿隔三差五都要发生械斗。

要么是抢水,要么是本地开矿的矿工因为是两拨来自各不相同地方的矿工,所以械斗是常有之事。

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参与互殴的人数多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至十月才结束,伤亡共计两千五百余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