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西汉衰亡 元成哀平(第4 / 5页)
“此后的朝堂就是外戚与宦官的一言堂了。”
“宣帝晚年好大喜功,喜欢谄媚小人,诛杀忠直之臣,在霍家一案中牵连甚广,也是衰亡之兆。”
“宣帝用弘恭、石显而启元帝之信宦者,贵许、史而启成帝之任外戚,杀赵、盖、韩、杨而启哀帝之诛大臣,开三大衅,终以亡国,因此功罪相半,“论其功大为中兴之君,论其罪则亦为基祸之主”。”
刘询被天幕的评价暴击,眼前一黑,跌坐在席上,“朕做错了吗?”
“汉朝皇帝都喜欢任用外戚,在外戚中寻找人才,尤其是有了卫青霍去病的榜样,后面的皇帝更加迷信外戚了。”
“所以,西汉被一个外戚篡了位……”
【其实早在宣帝晚年,这种征兆就已经出现。宣帝重用宦官,宦官弘恭石显常年执政机要。到了元帝时,两人更是极其嚣张,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扰乱朝政,凡不依附者具被排挤打压,就连丞相也要阿附二人。元帝宠幸宦官,政事大小皆由石显决断,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直到元帝去世,石显才失去权势。】
评论区
“盖宽饶,为人高风亮节,刚直奉公,正色立朝,担任司隶校尉期间监督皇后太子、公卿百官,因上书反对刘询重用宦官引刀自刎!”
“还有元帝时的萧望之,萧何的后代,被弘恭逼迫自杀。”
武帝哼了一声:“苏文常融之事近在眼前,居然还能相信宦官!”难道皇帝老了就一定会糊涂吗!
【元帝刘奭体弱多病,为人优柔寡断,大量启用儒生治国,汉朝从此走上了真正的“独尊儒术”的道路。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中央集权式微,豪强兼并盛行,天灾人祸横行,吏治败坏加上外戚专权,天下民不聊生,流民四起!】
评论区
“元帝朝我只知道昭君出塞。”
“刘奭在历史上存在感太低了。”
“宣帝留下的三公一位是外戚史高,一是儒家子弟萧望之,元帝推崇儒家,对萧望之十分信任。此消彼长之下,史高的地位受到威胁,史高便与宦官联合起来,对抗儒家。两方明争暗斗,都希望元帝能支持他们,可惜元帝优柔寡断,摇摆不定。外戚与宦官联手逼死了萧望之,放逐了其他儒家子弟。”
刘询表情空白了片刻,无法想象自己将来为何会相信宦官。现在的他尚未掌握朝政,还在与霍光斗智斗勇,为治理大汉倾注满腔热血。
可见,人的思想总是会变的,刘询在成为皇帝多年后,自以为掌握了天下,骄傲自满,对权利失去敬畏之心,却没有想到随手封赏的近侍也能成为饿狼!
【宣帝重用外戚,大肆封侯,刘询的祖母史良娣的史家,皇后许平君的许家,刘询母亲王夫人的王家,都被宣帝重用,逐渐形成巨大的势力,尾大不掉,埋下了衰亡的祸根。】
评论区
“一个冷知识,这个王家就是王莽的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