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不捧场(第2 / 4页)
十一号上场的时候,下人来报元元和团子打起来了,还两个都打哭了。
顾琰笑道:“元元昨儿还在帮团子打人呢,今儿没旁人了他们两个就自己打了。三伯母,我瞧瞧去。”
三夫人点头,“嗯。你四嫂今日在府里主持中馈不在这边。你瞧瞧去吧,正好你也趁机歇歇。这儿有我呢。”
三夫人也道:“嗯,是严格,但不算严苛。毕竟九门里有三门能过就行了。”这样也就不必请他们再放宽标准了。门槛太低,拉低整个贵女书院的层次啊。再说了,如果因为年岁小技艺不够娴熟,真要有心那还可以明年再来嘛。
十七公主道:“九嫂,这四个人都是谁啊?”
“我也不知道。下头抽签编号的时候我已经和你们坐在这儿了,也没人拿名单上来给我啊。”顾琰两手一摊。
这倒是众人都看到了的,整个过场一直没人来给顾琰说给什么。倒是另几位王妃有丫鬟来耳语,大概是说表小姐多少号之类的。
十六公主道:“嗯,这样好。这样显得公平。就算落选也只能怪技不如人,也没人能怨怪到九嫂头上。”
三夫人瞥那边晋王端坐如钟的身影一眼,轻轻‘嗯’了一声。顾琰没再寻找地址修书院,她觉得利弊参半。如果真的是一心办学,其实不该和政局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可是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琰儿刷名声的产物。希望能长长久久的办下去吧。
“拉铃吧。”晋王轻道。今天上午考的一项依然是琴。但不限琴艺,其他乐器也可。琴是所有乐器的基础,是每个人的必修。不过十八般乐器,只要有一样精通也是可以过的。看台上的评判可都是全才。这也是为了不要遗漏人才。各人自选曲目就好,不做统一要求。
“第一号”铃响之后,下头开始唱号。琴艺一共六十二个人报考,这才招考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考满九门。只要求三门,当然九门都报考也是可以的。
这号是打乱了排的,而且只唱号,不报是哪家哪家的。人就坐在屏风后面弹。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情分数。但如果能听出琴音那就没办法了。同时,也避免了参考的小姑娘当众丢脸。这里头肯定有技艺不娴熟或者是心理素质不够好的。
第一号选的是琴,弹奏的曲目是《渔舟唱晚》。不过很可惜,不但跟长乐昨天的惊艳登场没得比,比后来的合奏也差得远。顾琰原本直起身子听的,也放松的靠回了靠垫。三夫人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可不是,麻烦着呢。”
一向少出声的蜀王妃道:“九弟妹想得挺周全的。”
顾琰稍微一愣,“多谢八嫂夸奖。我这也是对考场糊名之类的做法借鉴了一下。”
其他人也略楞了一下,不被点名不吭声的人居然也会主动给出评价了。真稀罕!不过,这样的考试看着也蛮有意思的。反正内宅无事的话,尽可以这几日都来看热闹。今天几个正妃里也就少了个齐王妃而已。
一直到第九号,才终于被听全了九首曲子,也才第一次出现五个评判都给了‘过’的评价。前面十个人一共通过了四个。按这个比率全部的人力能有二十多个过的。但也说不准,毕竟是随意抽取的序号。说不定好货沉底了呢,又或者后面的更不堪。
随即,隔壁的铃便拉响了。并不是每个考生的弹奏都会被听完的,只要评判有三个觉得可以喊停了,铃声就会被拉响。听一段其实也能知道水平了。
然后就是评判亮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刻着过的木牌,这一位的这一门自然就是挂掉了。开局不利估计给后面的考生也是要造成压力了。
接下来第二个刚好三个木牌险险通过,第三个第四个又遭淘汰。直到第五个才得了四个评判认可,听完了大半只曲子。也不知道这几个都是谁家的女孩儿。
渝王妃道:“挺严格的啊。”
顾琰道:“如果昨天没拉他们来看,可能还要更严格。这已经是几位大方家酌情放低标准的结果了。”她是拉大旗作虎皮,杀鸡用牛刀了。不然,干嘛组织昨天那场汇报演出啊。就是为了让他们放低标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