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承明之治 > 第43章 上任咸阳

第43章 上任咸阳(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太子妃让你们告诉为父,也是让为父给你们讲明利害,以免出错,届时皇后、太子、太子妃三人都要因此而出现一些不愉快。损害太子与太子妃对皇后的亲情,这是你们姑姑绝不可能做的,哪怕是你们这俩侄子。”

“之前太子从四位国公那里要了许多人手,乃至陛下将咸阳县腾空,而且今日太子让汉王带人先行去咸阳,基本可以肯定太子从陛下那里要取了咸阳。虽然不知为何,但可以确定,太子未来要在咸阳办公理政,你们俩做好准备,主动争取机会跟着去咸阳,也算历练,搞不好也能学到不少。太子师出房谋杜断、李靖秦琼,文武兼具,能够说服陛下答应把咸阳交给太子,说明太子的确是有所把握和想法的。”

“是,父亲。”

长孙冲和长孙涣听了这么多,感觉脑子都转不过来了。长孙无忌这一套分析,蕴含的信息太庞大了!换个普通人,听这么多有几个能够记住?

在温柔乡歇息了一日的李承乾,择日就直接带着李渊一同赶赴咸阳县了。由于有郑丽婉的开辟,二凤也索性松口,安排了一千千牛卫随行。但李承乾不是傻子,二凤肯定还安排了隐藏的人手,那些人应该就是百司骑了。

长孙无忌沉声道:“当今陛下是君,咱们是臣。可...太子呢?他是储君!这天下唯一一个与陛下相差一步的人,他也是君!天子,太子;国君,储君;中宫,东宫;还不明白吗?伴君如伴虎,你们现在随同的,也是一位可以轻易吃人的幼虎。”

“...太子自从那年仙师来渡后,整个人都变了。点名杜如晦、房玄龄、李靖为东宫三太。其中两人皆是与为父一般的天策府嫡系,李靖也是出了名的不蹚朝堂这水的老狐狸。老夫自认政务谋略,不输房谋杜断,然太子却从未与我长孙家有过丝毫交集。”

“换言之,在太子眼里,咱们长孙家还不如莱国公、梁国公、卫国公、翼国公值得亲近与信任。”

长孙冲疑惑道:“父亲,这是为何啊?我长孙家与太子也有多少血缘关系,堂兄弟相称,为何在太子眼中还不如四位外姓国公?莫不是皇后与太子关系不和?”

“...太子并非与皇后不和,太子自幼仁孝纯深,对待皇后也是恭顺至极。至于为何如此刻意疏远长孙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咱们两家太近,其中又夹着你们姑姑这位皇后,太子不想因为长孙家而与自己的母后有矛盾的可能。”

抵达咸阳,李恪和薛仁贵就随同县衙所有官员出来迎接。

长孙涣直接晕了:“父亲,孩儿更不懂了。姑姑难道能不知道这些吗?”

“你们姑姑自然知道,乃至一清二楚。但你们姑姑也是出了名的心领神会而闭口不言,不然偌大后宫岂能风平浪静这么多年?今日,是你们姑姑为了咱们长孙家,开口了。对于你们姑姑而言,长孙家和咱们与太子相比,太子大过天。你们姑姑敢开口,大概也是因为太子成人、成婚这种契机,换言之太子已经快要参政和议政了。”

“以往太子故意不涉足朝堂,但如今可不行了。太子监国理政乃是大唐的传统,以此加强朝堂上皇权分量与话语权。而太子涉政,第一件事情就是东宫的运转。你们姑姑是一国之母,不仅与天子近在咫尺,也和太子相邻而居。你们姑姑为长孙家先入为主,抢占了先机。”

“之所以要让你们去见太子妃,而非直接见太子,也是你们姑姑平衡利害的考虑。让太子亲自下场和让太子妃代劳可不是一个份量,常言道天子一言九鼎,储君也是如此。太子妃本就自幼在宫中长大,常伴皇后身旁,身后更有太上皇、陛下、皇后、乃至是太子的四位恩师站台和认可,她代为在东宫安排两个位置,没人能说什么。因为,这就是太子妃这些年来的职责,朝堂乃至世人都习惯了。对外梳理天家外部人际,对内舒缓天家内部关系,天家得利,太子妃本人也水涨船高。”

“令你们不要声张和外传,也是考虑稳妥。你们只是预定了,而非坐了上去。太子自会给你们安排事务,积累政绩和阅历,将来名正言顺的坐上那位置。可如果你们坐不好,以太子的性格,也会直接把你们换到该待的位置上。因此,你们姑姑为你们谋取的机会,可不是万无一失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