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承明之治 > 第66章 赞美母后

第66章 赞美母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二凤点头:“好一个天地大同!太子,记住你的话,你若违背,无颜面对万千黎民,前人后辈。”

“儿臣自当谨记于心,终其一生,绝无二心。”

二凤:“朕也问过太子妃了,你所求过大,如那日天道所言,恐会折寿。”

李承乾:“那便与天相争!即为储君之身,若无此壮志,愧对天下黎民之敬,枉占民脂民膏。无能者,引民怨灾祸,不若废弃,予那有能之士!”

好气魄啊!全场所有人,无不敬佩李承乾!MD!这尼玛怎么不是我们家的孩子啊?!真就是好的都在别人家了!艹!

李恪真的不容易,自己的出身和身份敏感,一直以来都不受待见,可以说是十分难受。但如今,不一样了,李恪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李承乾给予的道路,走出了一条能够掩盖自身,证明自己的康庄大道!

到了李承乾,李二直接没好脸色,自个坐在龙椅上:“太子,想要啥,自己说,掂量着点,朝廷家中都不易。”

好家伙,大家都是忍俊不禁,哪怕是李恪,都是红着眼睛强忍笑意。没法子,这俩父子之间的父子斗法,早出名了!

李承乾一脸无奈,上前拱手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臣身在其位,当谋其政。受百姓供养,受诸公尊崇,此乃臣之职,不以言功矣。父皇若要赏赐,请将儿臣之功,分摊此次折损重伤将士之身,儿臣以求宽慰。是儿臣无能,致使将士们客死他乡,战死沙场,终身遗憾,儿臣自认乃是此战最大的大唐罪臣!”

尼玛!全场寂静啊!说得太好了!泰裤辣!!这尼玛的文章功底,简直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目瞪口呆啊!功绩都能说成罪过!大家把目光投向房玄龄和杜如晦,真有你们的!你们真行啊!

二凤:“既然你要做,那朕就帮你一把。朕算是看出来了,你与太子妃夫妇,没一个是善茬,公然抗衡天理,与天对棋。你夫妇二人,将来自当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李承乾对此飒然一笑:“太子妃本为天降,儿臣与她相逢多为冥冥之中自有命数。儿臣曾梦一贵人,其言‘前后三千界,谁晓大千事?既来此,因已下。今生数十载,谁晓未来事?既相遇,君自品’。今昔,儿臣自品其中,苦甜皆有,自有理寻。”

大家几乎都能从这句‘前后三千界,谁晓大千事?既来此,因已下。今生数十载,谁晓未来事?既相遇,君自品’猜到,李承乾梦到的人十有八九是郑丽婉了。因为,能说出这种摸不着头脑的话,也就他们东宫小两口了。

下朝后,父子俩老规矩,在大家的注视下,并肩朝着后方离去。大家能说啥?啥都说不了!人家是父子,你还能有人家父子亲?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相互对视一眼,十分尴尬...要不是条件有限,都能当场脚底抠出一个三室一厅的大宅院钻进去躲起来。

李承乾沉声道:“战争自古皆无胜者,无论是谁,皆为败犬!而身为三军统帅的儿臣,更是令近千位大唐儿郎含恨、遗憾终身,致使他们家中白素缟衣的罪魁祸首!儿臣愧对大唐、愧对大唐百姓,他们将自己的孩子、丈夫、父亲、兄弟交付儿臣之手,儿臣却只为他们带回一一骨灰、残缺之身!若要儿臣手刃蛮夷,儿臣无惧伦理天地,然儿臣衣食所用皆为万千百姓,皆为儿臣衣食父母,儿臣若以此沾沾自喜,莫若禽兽不如!”

李承乾这一番话,令在场的人都是无不汗颜、尴尬。太TM谦逊了!虽然只是对待大唐百姓,但身为大唐的储君,对待自己的子民如此,理所应当嘛,也因此让大家有些觉得自己愧对百姓,良心有些过意不去。要真照李承乾这么说,满朝文武衣冠楚楚莫若衣冠禽兽,乃至不如禽兽!

二凤却沉默以对,半晌说道:“你曾说,你不为仁君、明君、暴君、昏君,仅为大唐国君。朕今日见识到了你的意志,朕希望你能终身谨记,大唐的百姓才是你的依靠,才是大唐的命脉,而非你我父子。”

“儿臣谨记父皇叮嘱!父皇曾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儿臣言,君为轻,民为重,君轻民重,国之安定。君为民为,民助君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天地同理,是为大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